■高新区丰泰中学 王云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情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教师情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事物的态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伴着课堂教学而深入,存在于教学的始终。
首先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推动教师爱岗敬业,当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的热情,怀有浓厚的感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那么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对教学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这种感情,教师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查阅资料,精心备课,想方设法把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的教学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把培养、教育学生看作是自己最神圣的职责。
其次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教师是课堂气氛的主导者,虽然学生认知程度、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能力等因素也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积极饱满的热情,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等积极情感因素无疑对课堂气氛起到直接影响作用。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高昂的教学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适度地袒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形成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积极的教学情感,也同时为学生树立起典范,让学生产生对教师心理上的认同和敬意,引起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模仿,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此外,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最后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需求,还有情感方面的需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爱护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激起共振、共鸣,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一般来说教师的期待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不自觉表现出来的,但对学生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努力保持自己积极的情感,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有意识地使自己对每一位学生产生积极的期待。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转变过去那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接收器”、改变“填鸭式”教育方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在关注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本身,使其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