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孔宁)书院街道围绕“民生幸福新书院”的发展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补齐短板,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不打“政策白条”,扎扎实实办实事,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丰富文化生活,倡树文明新风。街道不断夯实文化载体建设,村村建成“百姓大舞台”“善行义举四德榜”,积极开展“人人唱·村村演”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下半年,宫家村成立了庄户剧团,根据村居自身发展历程和现状,编排成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义务为群众演出。在“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中,街道所辖32个村居全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符合各村实际的红白喜事办理流程和标准,并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目前,街道移风易俗工作有序推进,倡树了孝老爱亲、文明节俭的良好风貌,开启了街道文明风尚的新时代。
美化辖区环境,提升生活标准。街道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力度,以建设“大美书院”为蓝图,因地制宜,分类设计,打造出以古朴典雅邱官庄、诗意风光宫家村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街道高度重视,上足人力物力,对村居大小街巷、主要道路两侧、铁路沿线等存在的“三大堆”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坑塘沟渠等偏僻闲散地带全面清理到位。街道高度重视农村旱厕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1700多家农户的改厕任务。
创新医养模式,提高医疗水平。街道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减轻困难群众经济负担,组织卫生院不定期开展“家庭医生送健康”、全民免费体检、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免费送药品等活动,建立农村慢性病人健康档案,提供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今年上半年,街道新建两处村级卫生室,有效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同时,街道积极创新医养结合模式,依托书院卫生院和敬老院建立“书院颐养院”,实行医疗、保健、康复、娱乐“一站式服务”,为驻院老人提供膳食、医疗、用药、运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日间照料和贴心服务,打造温馨的环境,让街道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街道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辖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工作和学习条件,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今年以来,街道先后投资35万余元购置空调100台,在辖区所有的中小学校教室安装,让学生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享受到温暖的学习条件;投资80余万元对街道中心幼儿园、旧县幼儿园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条件,以进一步助推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投资10万余元为中小学教师更换办公桌椅,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条件,有效促进了辖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在大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的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民生工作宣传报道,扩大群众知晓度、提升群众幸福感,取得了良好成效,先进做法被兄弟单位新媒体先后效仿。各村居包村干部,积极开展不定期的走村入户工作,深入到所包村居及其农户家中,向农民群众推广宣传上级政策,为有困难或有需要的群众排忧解难,达到了“百姓支持,群众点赞”的效果,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