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刘兴 佑霞)在小雪街道北凫村,“丧事简办”已经成为村规民约。“丧事办理都是一人一碗菜,菜品极简单,一般是时令蔬菜放点肉乱炖,馒头随便吃。”村支书孔德喜说,“村民们都很支持,一场丧事下来,能节省七八千块钱,办‘小气事’省大钱。”前段时间,后苗营村的一位李姓老人去世,其子在外挣了大钱,回村后想大办丧事,预付了1000元定金请乐队。村红白理事会听说后主动上门做工作,宣传村规民约的要求和丧事简办的好处,最终同意简办丧事并退掉了乐队订单。像这样的事例在小雪街道越来越多的发生,逐渐形成了群众认可的新常态。
今年以来,小雪街道以减轻群众负担为落脚点,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针对农村红白喜事中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个街道把成立红白理事会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按照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要求,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对婚丧喜事的宴请桌数、菜品礼金、违约处理方式等都做出明确要求,全面监督工作落实,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
同时,小雪街道突出道德平台建设,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加快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突出宣传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新风正气。在建设文明一条街、文化广场、绘制农村文化墙时,结合孝德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编二十四孝等内容上墙,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经济基础好的村,通过建设老年公寓、发放敬老金、免费查体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增强群众“厚养”意识。
目前,小雪街道移风易俗工作已基本形成常态,将该项工作做成一项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据不完全调查,通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赢得了95%以上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全街道居民节俭办理红白事费用节省约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