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6日
首页
第03版:

“厕所革命”

闻道

这段时间,中央媒体连续报道了各地“厕所革命”的新闻,并配发评论。《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把“厕所革命”一抓到底》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深入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要像抓“厕所革命”一样,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厕所问题作为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厕所不是什么大事情,也难登大雅之堂。笔者就注意到,早间在某快餐店就餐的市民一边吃早点,一边看着央视新闻。当播报“厕所革命”的相关报道时,食客们纷纷把头扭到了一边,有的还皱起了眉头。吃饭的时候说厕所,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厕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如这吃饭一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却也是毋庸置疑的。人们一提厕所而皱眉头,或许也与以往对厕所的印象不佳有关。如在一些农村地区,“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污秽不堪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甚至在一些城市街道,厕所脏、乱、差、偏、少,如厕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民日报》的评论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认为,几千年来形成的厕所文化缺失及顽固的如厕陋习,制约着厕所文明的提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厕所的现实需求,厕所脏、乱、差、少、偏,成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放眼全球,201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正如联大决议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每天要上6次到8次厕所,一年约2500次,全世界有25亿人无厕所可用,约11亿人随地大小便,因卫生设施不足,很多儿童失去生命。

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厕所问题的短板也在农村,必须花更大精力、下更大力气推动农村改厕。前些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是继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之后,对旅游业开展“厕所革命”成效的再次褒扬。据报道,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共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座,超过目标任务的19.3%,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批示,在赞赏旅游局的努力之余,都表达了对农村厕所问题的高度关切。这种高度关切,源于其对于农村生活的深入了解和长久体认。

小厕所,大民生。因此,“厕所革命”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要让“革命”的火光照亮大街小巷的每一家、每一户,不再让厕所问题成为阻碍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一项短板。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诸如“厕所革命”的努力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017-12-06 闻道 1 1 日报 content_513801.html 1 “厕所革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