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4日
首页
第02版:

添加新动力 增强内驱力 提升服务力——兖州区国税局创新“绩效+税收”管理方法见成效

兖州区国税局借助绩效管理的先进思维,创新“绩效+税收”管理方法,生动践行“干在实处,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推进绩效管理与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征管改革、纳税服务等各项税收工作的有机对接和深度融合,形成“人人讲绩效、处处抓绩效、事事创绩效”的良性态势,推动税收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兖州区国税局连续三年保持济宁市国税系统绩效考核第一名,连续20年在行风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先后30多项工作荣获省级以上集体荣誉,实现了“系统领先,地方有位,纳税人满意,国税人自豪”的共同愿景。

一、绩效+党建,坚定信念

党建是基层国税队伍的灵魂,兖州区国税局坚持以最大力度抓最大政绩,以绩效管理凝聚党建最大合力。将“党建+”写入绩效管理,注重“文化引领、制度保障、阵地支撑、活动促进”四轮驱动下的督考托底,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以完善考核督促工作落实。对支部建设实施单独考核,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党建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并把党建考核同单位主要负责人综合考评相衔接,同干部任免、奖惩紧密挂起钩来,尤其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发生重大问题落实“一票否决”,引导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促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是以真正落实提高工作成效。严格落实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半年开展一次支部书记党建述职,接受支部党员评议。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既明确工作流程和落实标准,又明确具体科室的监督责任,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交流心得、红脸出汗的真诚互动平台。

三是以标准提升完善工作考核。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主体责任分解为14项操作性强的个性化考核标准,牵住了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坚持“家庭+单位+政府+社会”四方联动,延伸落实监督责任,本单位干部出现党风廉政问题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以资源统筹拓展工作格局。坚持“条主动、块为主,两结合、互为补,抓党建、带队伍”,通过绩效指标考核将地方党建与系统党建有机融合,发挥垂直管理和地方管理两个优势,用好系统和地方两种资源,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协同共管三个机制,形成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一起抓、系统党建与地方党建一盘棋,优势互补、共管共治的大格局。

二、绩效+队伍,凝心聚力

国税队伍是基层税收工作的基础。近年来,营改增等新任务逐步扩围,新形势下基层国税部门激励手段匮乏,面对如何留人留心、如何教育干部不忘初心、如何重燃干事激情等基层国税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兖州区国税局制定了干部管理“一揽子方案”,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综合运用基层党建、纪检监察、数字人事、文化情感等手段,引导教育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激情和持久活力。

一方面,通过系统工程建设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绩效管理推行之初,兖州区国税局就依托这个载体制定干部管理一揽子方案,出台干部成长三年规划,2014年—2016年分别重点实施“劝诫保清廉”“劝学强素质”“劝进树形象”三大工程,综合运用基层党建、纪检监察、数字人事、文化情感等手段,打出“压、促、引、养”组合拳,分类制定绩效指标,梯次推进、压茬实施,实现了干部健康成长、事业稳定进步的互动效应,形成了“尚廉尚学,上进上乘”的兖州国税“大家风”。制定2017年—2019年“事业进步三年规划”,“三风共建”“三业共抓”,建设“三型国税”,倡树“爱局如家、居家为局”的“家局情怀”,为文化国税建设找到情感归属,用最大公约数凝聚人心力量。

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提升青年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针对青年干部人数多情况,建立青年干部夜校,聘请高校专家、省局人才库成员、大企业财务会计等为客座教师,采用“OTO”模式定期授课,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青年干部的干事热情。目前,兖州区国税局系统内省局人才库成员增至7人,攻读在职研究生人数增至10人,全市国税系统青年干部佼佼者赵雪松、“济宁好人”张桂强、“善行无声、大爱鲜红”于志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广大干部“一心向上,一生向上”的自觉正在养成。

三、绩效+征管,基强本固

税收征管是基层税收工作的核心。兖州区国税局围绕征管重点、难点、基础环节和薄弱环节强化绩效管理,利用绩效手段精准夯实征管基础,“基础数据差错率”“减免税疑点反馈率”等征管指标实现新突破,综合征管考核始终保持全市最好水平。

一是聚焦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税收风险。将大企业风险、煤炭运销行业风险和发票管理风险等对重点企业、行业、环节的风险管理纳入重点考评,强调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线索、排除风险。通过对“红色预警纳税人评估面”的考核发现,列入红色预警的纳税人确实普遍存在问题,扩大评估覆盖面确实能有效降低税收风险,更能有效减少管理风险。全局上下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步发生了改变,主动推进税源管理由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

二是紧跟改革步伐,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将试点深化征管改革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结合“放管服”改革,用绩效指标明确改革方向、分解改革任务、评价改革成效,“纳税服务实体化、税源管理集约化、风险管理专业化”同步落实,实现了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户的转变。

三是综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税收现代化水平。统筹政府综合治税考核指标和系统内信息化建设绩效指标,统筹政府“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和省局“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依托税收大数据,探索“实名办税+分类分级+信用管理+风险管理”的征管方式,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数据管理的转变。

四、绩效+服务,助力发展

对税收征管,用绩效倒逼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对纳税服务,更多发挥绩效“指挥棒”的作用,促进服务税户、服务党委政府、服务社会经济统一融合,实现服务效能最优化。

一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与地方政府考评指标有机衔接,如,将纳税人满意度测评、行风评议指标考评等吸收进来。特别是今年,针对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成为政府重点考核项目,主动将创城工作列入绩效管理,表明了服务地方发展的坚定态度,调动了全局干部积极性,赢得了党委政府肯定。“走出去”,将国税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考评体系,如财税体制改革、国地税联合办税、综合治税、营改增后续管理等,使部门绩效管理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常态下,经济换挡变速,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已成为县域经济关注的重点。为此,该局将税源培植列入绩效管理,明确服务方向和服务项目,主动服务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为收入增长提供更有质量、更趋稳定的税源;围绕招商引资,要求主动测算引进项目的“含税量”,为提高投资质量提供参考。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开展税源经济分析,每年形成税收形势、税收风险、政策效应、经济运行等4类多篇高质量分析报告,把脉县域经济现状,提供“国税思路”。

三是服务税户“小目标”与政府“大战略”相结合。不仅将落实优惠政策、税银互动、春风行动等与纳税人密切相关的具体工作列入绩效管理,更将主动服务大战略列入其中。牵头全区所有19家银行签订《税银合作协议》,实现税银合作全覆盖,累计帮助235户纳税人获得信用贷款2.85亿元,破解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更推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架构以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第三方代办为补充、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四位一体”服务格局,建成覆盖全区的“5分钟便民办税服务圈”,增强了税户体验,优化了营商环境。随着济宁市被同时纳入国家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该局坚持放眼于济宁、着力于县域,全面打赢税制改革攻坚战,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分”;牵头多部门制定了《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框架协议》,服务引导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等5家骨干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累计在31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近10亿美元。一系列落地有声的改革举措,支持兖州在借势崛起中勇当鲁西南科学发展高地建设排头兵。

2017-12-04 1 1 日报 content_513265.html 1 添加新动力 增强内驱力 提升服务力——兖州区国税局创新“绩效+税收”管理方法见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