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3日
首页
第01版:

“五步工作法”打造村级审计“嘉祥模式”

嘉祥县把开展村级审计督查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党组织延伸的有力抓手、加强村级治理的重要机遇、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全县584个村全部完成现场审计督查工作,发现问题2823个,已整改2712个,审计出不规范资金数额13091.21万元,移交案件线索60起,涉及违规资金653.70万元,给予党纪处分11人,免于党纪处分7人,通过审计增加村集体收入368.74万元,减少村级债务109.30万元。2017年4月20日,全市实施村级审计建立村级工作督查制度现场推进会议在该县召开,7月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强化保障,操作规范

嘉祥县委高度重视村级审计督查工作,将村级审计督查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2017年度重点任务,用心把握“三个突出”,强力保障工作推进。一是突出“一把手抓”。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业务推进、线索调查3个工作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周调度、月汇报、季督查制度。县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调度推进会议9次,征求意见座谈会7次,及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工作扎实顺利进行。二是突出“两大保障”。工作经费保障。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保障工作正常开展。按照每村1000元的标准拨付镇(街)工作经费共计58.4万元。投入16.6万元,为各工作组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工作力量保障。以县村级审计直审办公室人员为骨干,从审计、财政、农业、民政等部门抽调42名财务会计组建6个审计工作小组,从各镇(街)基层党建办公室抽调24名基层党建工作骨干组建6个党建督查工作小组,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三是突出“三个规范”。编制《嘉祥县村级审计工作操作指南》,研制《嘉祥县实施村级审计建立村级工作督查制度工作图解》《嘉祥县实施村级审计工作图解》《嘉祥县开展村级党务督查工作图解》,指导工作开展。规范内容。将村级审计内容细化为村级财务收支和债权债务情况等9大方面,将村级党务督查内容细化为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等20项内容。研究制定村级审计16个标准化模板、49条参考定性依据和党务督查反馈情况模板,提高审计督查质量。规范流程。将村级审计分为4个阶段、14项具体措施,确保审准、审清、审透。村级党务督查采取听汇报、现场评、查资料、实地看等方式进行,摸清村级组织建设实底。规范次序。对经济活动活跃、财务收支数额较大,群众信访问题突出,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或软弱涣散的村优先开展审计督查;村班子运行稳定、收支管理比较规范、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其次开展审计督查;村班子运行平稳、无收入、无资产资源的村末尾开展审计督查。

二、集中推进,积极实施

实施村级审计、党务督查和重点巡察“三线联动”,从组织实施、问题定性、出具报告等环节,从严从实推进,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留死角。一是推行“五看三访一研判”审计模式。“五看”即看文书凭证、看会计账簿、看资金流向、看承包合同、看项目现场。通过资金流向核查项目实物,结合项目核对资金数量,把脉村干部履职行为和惠民政策是否落实。“三访”即走访村干部、党员群众和当事人,通过多方取证把握问题来龙去脉,对初步结论进行“确诊”。“一研判”即集中综合分析研判,分别向镇村出具审计意见,提出整改意见。二是党务督查“查评议”全覆盖。坚持“村村到”实地检查。严格对照党务督查9个方面内容标准,逐村开展实地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照“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给予评价。坚持“村村评”听取意见。开展村支部书记向镇(街)党(工)委述职评业绩是否突出,向党员群众述职评群众是否公认的“双述双评”活动,实现对村干部全方位、立体式考察。坚持“村村议”集中分析研判。召开由县委组织部派员参加的镇(街)村情分析研判会,逐村分析研判,确定“一类村”175个、“二类村”318个、“三类村”66个。三是开展村级专项巡察。对审计督查发现问题较多、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纳入县委巡察范围。对8个问题突出村启动村级专项巡察试点工作,针对村干部在征地拆迁、扶贫惠农等领域中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以及贪污、截留、挪用、套取各种专项资金等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专项巡察。重点关注在村级审计督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利用巡察威慑力量确保整改到位,提高农村干部纪律规矩意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目前,共受理来访158人次、来信7件,发现村干部问题线索7个,立案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

三、狠抓整改,确保长效

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多渠道抓好整改提升,确保村级审计督查成效。一是将审计督查问题纳入村级巡察范围,确保整改落到实处。(下转2版)

(上接1版)根据村级审计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选准专项巡察内容,确定每个村的巡察重点。在紧盯共性问题的同时,针对村干部在征地拆迁、扶贫惠农等领域中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17大类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切实提升巡察的针对性。多渠道收集线索,组织、审计、财政、农业等村级审计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掌握被巡察村近年来的信访举报等基础材料,确保信息共享成果互用。梳理整合12388群众投诉举报热线、群众服务热线、政风行风热线有关信息,发现潜在问题线索。对巡察期间发现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不规范,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按照程序及时向被巡察镇(街)党(工)委、基层党支部提出整改要求,做到边巡边改。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追究责任,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二是创建三个平台,加强监督管理。利用嘉祥智慧党建云平台,实施信息化监督。实行电子记账,村级财务公开精细到单据。利用嘉祥智慧党建云平台公开公示,对村级账目实行“无缝隙”监管,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24小时在线公开。公开公示不仅到村入户,而且承包租赁出让合同、财务收支明细、凭证一并公开。建设农村资源交易平台,强化农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建立县、镇街、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规范交易行为,完善服务功能。依托县农经办,组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13个镇(街)设立交易中心,559个村全部设立信息员。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设立固定的交易场所,依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创建民生资金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强涉农奖补资金信息的互通共享、监督管理。整合农业、财政、民政、林业、水利、畜牧等18个部门民生资金数据,建立大数据库,健全农村党员、干部以及村级财务基础信息,抓好数据筛查、对比、统计、分析和预警,重点加强涉农到村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加强监管,避免违规违纪案件的发生。三是健全三项制度,提升村级“三资”监管水平。着眼“7个明确”,制定《嘉祥县村级审计暂行办法》。明确审计范围,明确审计分工,明确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方式,明确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处理及整改,明确审计纪律。着眼六项重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村级会计(报账员)队伍建设,健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完善村集体收支票据管理,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村集体债权债务管理,加强村级债权管理。强化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建立资产清查制度。着眼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制定《嘉祥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及追究办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体系。分别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镇(街)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理会计、代理出纳、主任(经管站长),县农业部门、审计部门的职责。对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严肃追责问责。

通过开展村级审计督查工作,全县村级基层基础得到有力加强,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一是规范了村级运行,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通过对村级财务收支、“三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纠正了个别村瞒报集体收入等行为,解决了个别村干部不按规则办事等问题,村级工作逐步规范,村级治理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发现了矛盾问题,消除了潜在隐患。通过开展村级审计督查,提前打好“预防针”,强化了管理约束,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效防止了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三是规范了干部用权行为,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村级审计督查,提高了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的透明度,村干部用权、用钱行为得到规范,群众的疑虑怨气得以化解,全县农村信访问题总量同比下降26.8%,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2017-12-03 1 1 日报 content_513199.html 1 “五步工作法”打造村级审计“嘉祥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