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城讯(通讯员 张庆 陈瑶)双节中,后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坤发动村干部为村里挂上了“建强党组织,喜迎十九大”的横幅,把崭新的灯笼挂在了村委会的大门口,通电的一瞬间,喜庆祥和的气氛遍布整个后屯村。虽然面临国庆、中秋假期,但是所有村干部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懈怠,林坤的心中格外甜,因为后屯村正慢慢摆脱贫困,村民的生活一步步步入正轨。
十八大以来,二十里铺街道党工委建立精准扶贫项目,大力发展街道辖区内贫困村,带领贫困村发家致富。后屯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高群众工作积极性,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种植的花卉、果蔬有的都供不应求了”后屯村村民如是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后屯村原来是济宁市的贫困村,在林坤书记上任以前,一直戴着“落后村”“三类村”的帽子,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都排在区里最后。二十里铺党工委根据后屯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区委指示,严格落实责任、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发现高速北的130多亩土地是后屯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地价值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新的一轮村集体经济即将开展的热潮中必将大有作为。
2011年,后屯村确定了“立足区域优势,实现自给自足”的发展理念。在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后屯村党支部牵头,由党员带头承包高速北130亩地,开始种植果蔬、盆景花卉,温室大棚培养优质育苗,并且,后屯村采取的方式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这样,既不影响正常苗木的种植,又可以实现苗木和特色农业的双驱并行,实现土地利益的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村里的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利益。一系列措施以后,村民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慢慢摆脱贫困,家家步入小康。
“现在,大家都发现了发展特色农业其中的财富,我们村的大多数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慢慢回来加入到其中,我们又趁机建立了农业合作社,从另一方面保证全面致富。”后屯村党支部书记林坤笑着对笔者说。2011年年末,在街道党工委领导小组的帮助和支持下,经本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成立“煊翔暖情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全部为社员。合作社不仅建立了种植、采摘、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还定期对合作社成员给予种植技术培训、管理服务培训等各种培训,使种植更加科学,管理更加到位,销售更加安全。合作社的成立,种植户的收入进一步增加,全村实现稳定脱贫,从区里经济发展倒数的村一下子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