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
第03版:

践行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闻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闻道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昂然树起了中华民族新时期的精神旗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群众精神文化发展的直接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人们迫切期望在思想文化领域普遍树立勤劳进取、诚信无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良好的经济社会伦理道德,也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和发展民主和法治的政治文化精神。这些期望和需要都是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需要,而满足这些精神文化需求,就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具有大众性、广泛性、区域性、基层性、流动性、特色性等特点,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依托。济宁文化积淀深厚,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全国文化大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孔孟之乡的文化资源优势,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进企业、进课堂、进家庭,提升全民道德素质,树立时代新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2020-08-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5287.html 1 践行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闻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