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
第03版:

市民政局

汇聚社会组织力量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社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市民政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搭建公益慈善平台,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1.5亿元,直接受益人口23.17万人次。

加强党建引领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扶贫模式,按照“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建设济宁市社会组织公益园暨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红帆领航工程”为入驻的23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财务指导、项目扶持、信息共享等服务,培养和提升入驻社会组织自主发展、精准服务、创新管理能力。发挥公益慈善类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特长,链接全市公益资源,先后开展了“暖冬公益行”“情系桑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融入社会”等200余个项目1100余次活动。

强化政策引导

加大脱贫攻坚动力

先后印发《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2020年济宁市社会组织参与决战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聚焦相对深度贫困区域和特殊贫困群体需求,带动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爱心企业参与,设计实施具有优势特色的扶贫项目和活动。各县(市、区)社工项目服务困难群众6000余人次,其中泗水微公益协会“微爱1+N成长计划”为1288名精准扶贫户孤困儿童提供实物救助和专业社工服务,济宁市明行足公益发展中心“老有所养 幸福晚年”项目为100名特困人员提供物质帮扶和生活照料。市慈善总会“情暖万家”救助活动为4.15万户城乡困难群众实施慈善救助;精准扶贫“朝阳助学”工程资助11709名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322家慈善超市持续为困难群众提供价格减收优惠服务。

搭建服务平台

集聚脱贫攻坚合力

全市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42处,形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综合服务网络,搭建平台载体,畅通参与渠道,着力打造公益社会组织集聚发展高地。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投入人员8.72万人次,带动社会资源精准汇聚、精准对接。启动“福彩杯”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聚焦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10个优秀获奖项目以产业帮扶、慈善帮扶、智力帮扶、医疗帮扶、志愿帮扶等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陈玉芬)

曲阜市民政局开展“政策下乡 助力扶贫”公益活动现场。

2020-08-06 市民政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4642.html 1 汇聚社会组织力量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