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5日
第04版:

人生层面上的朋友

仇进才

阿戴是我的大学舍友,因为在上铺我们是头对头睡觉的,所以也可以说是同床共梦过。

和阿戴的友谊,他给出的定性是人生层面上的朋友。“这种朋友是最难得的,这不是用酒水和眼泪换来的,也不是被命运强行安排的,而是我们的心迫切想要与之共鸣的,而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什么生死之交,所以它就是最高层次的友情。”

这样的友情,必然是真心且坦荡的,它有一个独特的外在表现,就是可以耐下心,认真与彼此谈论玄奥的哲学问题——这是比心里话更私密的存在,它残缺、脆弱、怕光,因此,它也被赋予了最深的信任。

这是一个匆匆的时代,我们习惯了讨论热点、家常和八卦,偶尔也会聊聊“体己话”,但却不会谈论哲学上的思考。有人会说,柴米油盐已经让人疲于奔命了,哪有闲工夫去想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其实说出这句话,便已经代表着他进行过思考,比如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是物质满足为主,还是精神追求为主;是要握得很紧,还是要学会松手?但他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会说与人听——仿佛这是一种幼稚、不成熟的行为,同时也担心和别人不在同一个频道,让谈话无疾而终,只留尴尬。

我们虽然都是工科生,但也会讨论一些价值与意义,存在与消逝的道理。在旁人眼里可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我们却会克制而又激烈地争论不休。友情的神奇之处便在于此吧,这些往往连亲人之间都避之不谈的东西,却愿意和朋友掏心掏肺。这或许就是它能与亲情、爱情三足鼎立的原因之一吧。恰如纪伯伦所说,因为在友谊里,一切思想,一切欲望,一切期盼,都将在无可言喻的欢愉之中孕生并共享。

我想,朋友有两大组成要素,互补和类似。

类似是基石。类似的生活作息、爱好、特长和生活圈子,让我们能够发现彼此身上成为朋友的潜质,并迅速成为彼此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出友谊很简单,深化友谊却很难。这就取决于彼此的互补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如果有,那肯定是克隆,而不是朋友。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接受过不同的教育,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待世界的方法必然不一样,于是一些碰撞便在彼此的交错间产生。

在自然界,差异是进化的原因,而在友情中,差异则是让友情升温、质变的催化剂。我们在对方的身上能看见不一样的山水和风月,在对方的世界感触到另一种春夏与秋冬。于是生命与生命互相嵌套、映照,这会让我们成长,并逐渐相互靠拢。

其实,朋友最后的归宿有时就是求同存异。两个影子重叠在一起,让生命的轮廓逐渐贴合。而彼此的人生,就像是道路两边彼此相望的树,用树冠在天空接壤,共同成长,迎接气候变迁,四季流转,以及最终的轮回。

《箜篌谣》里有这样一句,“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这或许是对友情最好的描述吧。每一份人生层面上的友情,都比天际长江还要长,都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因为它是以人生的长度与深度来丈量的。

2020-07-05 仇进才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1526.html 1 人生层面上的朋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