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儒静
嘉祥县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以来,立足镇情、主动作为,坚持党建引领,走访入户搞调研、献计献策谋发展、扑下身子办实事,迅速进入角色、融入群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认同。
生态宜居是关键
顾庄村这几天特别热闹,老少爷们围着安装路灯的工人,兴奋地谈论着,该村党支部书记顾士宏说:“乡村振兴服务队真不孬,来了没几个月,就把咱们村路灯的问题给解决了,以后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晚上也能出门散散步了。”
这是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场景也在清凉寺村、赵山岭村、布山村等上演着。
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赵德胜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我们在仲山两年首先要把农村基础设施搞起来,要把农村建设得更方便、更舒适,要让农民也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仲山镇是传统农业大镇,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部分村庄环境亮化、道路设施、排水设施仍然存在短板,制约生态宜居新农村的实现。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各村实际情况,统筹资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就村民最关心的亮化、道路、排水等问题,确定了顾庄路灯安装、郏营道路硬化等13个公益项目,提升村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目前,6个村200盏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成,已形成连片照明。4个村路面硬化正在有序推进。清凉寺村下水道修缮工作已经完成。公益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切实解决了村民夜间房前黑、出行不便、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生态宜居的环境。
村里的路灯亮了,环境美了,村民的心也跟着亮了,村民对未来生活更有盼头了。“村里装了路灯,路又平整又干净,我们晚上也能跳跳广场舞、散散步,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村里群众高兴地说。
乡风文明是灵魂
镇驻地仲东村广场上热闹非凡,围满了观看演出的村民,“劳动美”惠民演出在仲东村举行开幕式,同时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整个演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让村民们回味无穷、津津乐道。“希望以后能多办些像这样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村民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
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九月份以来,服务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了“推进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社会”文艺演出活动、“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提升了农村精神风貌,培育了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建设凝聚了合力。
产业兴旺是核心
在胡契山村,服务队走访调研时有群众反映村头洼地无法种地,一直没有利用起来,夏天雨水积聚招蚊虫。服务队了解这一情况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坑洼利用,“现在各村发展缺少资源,这坑洼利用好了,就能变成‘聚宝盆’,得充分利用起来。”会议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队员们查资料,请教致富能手,做出坑洼综合利用方案:成立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利用下派干部帮扶资金,村里自筹一部分资金,坑底清理深挖,引水蓄塘,购置围网对整治完的坑塘进行安装;塘内蓄水种植莲藕,养殖小龙虾……服务队还计划联系市里的技术员,让他们手把手地教村民种植养殖技术。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坑洼无法种植问题,还能破解发展难题,确保村民眼下得实惠,将来能致富。
“没有产业支撑就谈不上乡村振兴,我们一定要深挖各村资源,把产业项目做起来。”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赵德胜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服务队自进驻仲山镇以来,多次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两委、老党员、致富能手召开会议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走访调研,深挖资源,找项目、谋发展,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制定了《仲山镇2019-2021年工作规划》,重点发展胡契山莲藕种植合作社,狼山沙窝西瓜大棚种植项目,郏营村、高庄村和布山村购买农机项目等6个产业项目。
组织建设是保证
在李山村,一群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村活动场所,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自法说:“乡村振兴服务队一来就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村十几年来,一直没有组织活动场所,服务队协调筹集资金帮我们建设组织活动场所。”
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把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来抓,了解到李山村、郏营村、杨柳桥村没有组织活动场所,服务队把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当成基层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了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共筹集资金70万元,为三个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目前杨柳桥村组织活动场所180平方建设已完成,李山村、郏营村正在建设。
开展文艺下乡、邀请医院义诊、环境卫生整治、找项目兴产业、编制发展规划……自从进驻仲山镇来,服务队和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乡村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