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1日
首页
第03版:

孟子民本思想探析

■张欣莉

11月16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致辞时指出:中华文明推崇的“重民”“安民”等民本思想,与今天我们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民本思想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其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重民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政治传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并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最终形成仁政思想体系。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贵民。他提出“仁者爱人”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孟子把“民”排在第一位,确立了百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而得出了政权得失的规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给予人民他们想要得到的,而不是把他们所厌恶的强加给他们,就会得到民心。

在经济上,孟子主张富民,提出了一系列的富民举措,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恒产论是孟子富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孟子看来,人民拥有一定的社会财产,是巩固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我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把富民摆在首位,可以说孟子的贵民思想,同我们党倡导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坚持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大力改善民生,在富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文化上,孟子主张教民。孟子认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应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借此“申之以孝悌之道”。即在满足百姓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化,引导百姓知礼守礼,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这与我们党倡导的“始终不渝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执政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孟子主张乐民,“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要全面深入体察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有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领头雁”,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孟子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顺应和实现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多做为民谋利、为民解忧的好事,用一桩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贴心事,不断温暖群众、感化群众,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作者单位: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工作办公室)

2019-12-0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2921.html 1 孟子民本思想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