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孙秀军 孟丹)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基层基础、群众关切四个方面,找问题、抓整改,以务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聚焦改革发展抓整改。针对高新区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结合市委部署和高新区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加快建设济宁创新谷、全力突破“双招双引”、集中突破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突破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深化“招商+公司改革”、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关注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突破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全面强化督查考核问责力度10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由督查处建立台账、定向督查、挂图作战,由绩效考核局纳入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
聚焦体制机制抓整改。针对“属地管理”事项区直部门和街道职责不够明晰、主体责任与配合不够明确等问题,制定形成“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分类列明“属地管理”事项,细化职责任务,规范办理程序,建立健全清单动态管理、交办事项准入、部门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形成了区街联动、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出台了《关于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考勤管理的通知》,全部实行面部识别和指纹考勤,考勤结果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聚焦基层基础抓整改。深入实施高新区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统筹区街班子成员、结对区直部门、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服务工作队力量,实施集中整顿,排查出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详实工作台账,全面落实“五个一”整顿方案。指导街道“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理清软弱涣散问题症结,明确整顿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质量。对不胜任不尽职的2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撤换调整,并从机关干部中选派2名同步配齐。组织法院、纪工委、公安分局等部门对全区在任1015名村“两委”干部开展联审,确保把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出去。
聚焦群众关切抓整改。针对物业服务不到位问题,全面实施高新区“红色物业”工程,出台了《济宁高新区关于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高新区物业服务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系列文件,逐步建立起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管理机制,及时协商联议、解决问题。洸河街道阳光盛景园小区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小区卫生保洁、物业费收缴、公共设施改造、邻里矛盾纠纷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120余个。柳行街道方圆忻居建立红色议事制度,利用党员活动日共商共事,有效监督和指导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大幅提升,各项设施正常运转,生活秩序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