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胡碧源 赵文姝)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相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持续健全科技金融工作体系,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省市联动实施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等金融政策,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融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注入了金融活水。今年1至8月,全市441家科技型企业已获批成果贷599笔,2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省科技股权支持。
强化政策引导,解决企业“融资难”。以风险补偿机制撬动融资活力,与省“鲁科贷”紧密联合、互动协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持续实施风险补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投放,最大限度降低银行放贷风险和企业融资门槛,形成银企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引风险投资促高科技企业壮大,对于有股权融资需求,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性企业,通过省厅评审推荐,争取省山科投资、财金投资等财政性科创风险投资基金支持。
搭建供需平台,解决企业“融资慢”。积极为我市企业增信,引导全市科技型企业加入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为企业融资打好基础,让企业融资“融得着、接得住”。常态化政金企对接,建立科技项目投融资需求信息共享机制,广泛收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定期向金融和投资机构推送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为企业争取信贷和投资支持。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开发“科创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贷”等多款成果贷产品,为我市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
实施贷补结合,解决企业“融资贵”。实行低息和贴息政策,引导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多的选择空间,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任选一笔贷款按实际支付利息的40%给予一次性贴息支持。积极探索贷补结合新模式,做好科技奖补政策与科技金融的联动,对于获得各类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研发补助的企业,以“白名单”形式向合作银行推送,优先获得成果贷支持。企业可以同时获得财政奖补和银行贷款,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