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黄尊倩)近年来,微山县财政局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原则,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资金保障需求,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有力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
强化博物馆建设资金保障,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2022年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该县成功争取到中央资金2000万元。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填补了该县无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微山县“文化赋能·融合创新”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进入济宁市博物馆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名单。《微山县博物馆与微山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馆校合作项目》进入济宁市博物馆社会教育优秀案例名单。
加大向上争取重点文物保护资金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守正创新。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截至目前,争取到中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资金1676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文物安全天网工程、潘馥故宅抢险加固工程、南阳古建筑群消防工程、伏羲庙三防工程等。县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展和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各项文保资金。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设文物考古勘探项目资金。根据《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土地出让前需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近两年,该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文物考古调查勘探费用640万元,用于开展各类考古项目、加强出土文物保护等,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为县域城乡文物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