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第04版:

战火中诞生在简陋民房里的鲁抗医药

刘荣海

鲁抗医药的前身,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东新华制药厂济宁三分厂。新华制药诞生于1943年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我党我军创建的企业。82年的沧桑历程,如同一部新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我的父母从胶东抗日解放区走出家乡参军,加入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参谋长贾若瑜决定成立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机构。在时任胶东军区卫生部长张一民协调下,刘浪、董永芳等18名有一定医药知识的八路军战士,在今天的牟平县后垂柳村几间简陋的民房里,开始药品研究和生产。他们搞不到设备,就用大水缸、瓦罐作为制药容器,生产一些简单的药品和药棉、绷带等敷料,以应前线之急,这就是山东新华制药厂初始。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前线的需要,这几间民房里生产的酒精、绷带、小苏打、乙醚、吗啡、破伤风和血清疫苗支援着前线。淮海战役中,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数十万军队的药物全靠胶东,正因为有了胶东解放区药品器械的生产后勤保障,挽救了前线无数伤病战士的生命,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中,我军由相持阶段转为全面进攻之际,中央从山东解放区抽出部队骨干力量,支援东北、华东野战军。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保留了胶东解放区药品器械生产厂,随军迁至张店,组建了“山东新华制药”及“山东医疗器械”这两个国字号的医药与器械生产厂。

当时有位领导刘浪同志,是我父亲念念不忘的人。新华医药从胶东解放区迁至张店行军转移途中,由于天气炎热,酒精运量很大而自燃。我父亲在灭火时被烧伤胸部和左臂,昏迷不醒。因当时没有抗菌药物和及时的救治,就是这位领导,在我父亲身边守护两天两夜。用扇子降温,防止因出汗感染溃烂,我父亲终于脱险。他是我父亲的救命恩人,革命队伍中的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让人们结下了深深的战友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刘浪同志被省委任命为管理青岛地区工业的领导,我父亲曾多次探望,感念一生。

1950年,由军管供给制改为企业化,全体人员脱下军装,换上工作服,向军转民过渡,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正是靠着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培养出大批过硬的医药生产和管理人员,并使他们成为共和国医药系统的中坚力量。

“新华制药”是一个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名字,更是一个无上光荣的名字。我的父母亲,保障着酒精、绷带、小苏打、乙醚、吗啡、破伤风和血清疫苗的前线紧急需求,大批量进行分装,负责对支前民众参加药物分装指导和检查管理工作。其工作量巨大,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尽全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为新中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新华制药及山东医疗器械这两个国字号的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支援了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建设,为共和国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新华制药厂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表现优秀的同志送入院校学习,时称调干生,以培养技术队伍。同时,支援华北制药的优秀人员,被派往苏联学习抗生素原料生产技术,我的父母亲就是这个队伍的成员。

1967年,山东省出现抗生素生产空白。根据形势要求,急需建设一座生产抗生素的企业。济宁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土地平坦,水源充沛,是医用淀粉玉米原粮高产区。医用淀粉是抗生素主要培养基原料,凭借大自然赋予济宁的优势,国家医药局决定,在济宁建立新华制药厂三分厂,填补山东省抗生素生产空白,这就是山东鲁抗医药集团的前身。

我的父母被安排从淄博调往济宁,组建新华制药三分厂。他们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来到了济宁。当时的困难可想而知,在淄博总厂的大力协助下,一个全新的制药厂在济宁拔地而起。我的父母和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很快使药厂投入了生产。

医药原料生产,是一个技术复合、控制严谨、生产周期循环的过程。在我的记忆里,医药生产属于高端精确控制生产过程,由于当时设备控制检测水平的滞后,特别是早期土霉素、链霉素在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轻则造成质量不达标,重则导致不合格,批量发酵的药物培养剂无法挽回,只能弃之下水道。

医用淀粉是玉米精加工提取物,在国家粮食产量缺口大,每个家庭用购粮本配给定量供应的年代,此等损失可想而知。我的父母亲和全体建厂人员一道,全身心投入解决出现问题的鏖战之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搏。

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早醒来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我入睡时分他们仍未回家,就是常态。正是这些父辈的人,对新中国医药生产事业的付出与担当,加上几代员工的共同努力,将新华制药三分厂发展成为国家医药生产骨干企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们纪念这一时刻,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战争年代与新中国医药事业的参与者、经历者、贡献者、见证者,用他们一生的付出与贡献,成就和担当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我的父母和他们的许多战友、同事,都已经离开了我们,愿他们安息,我们身为儿女,深深地怀念他们并为他们骄傲与自豪。

图为非那西汀车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化学合成原料药非那西汀车间建成投产,开全国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之先河。■资料图片

2025-09-14 刘荣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896.html 1 战火中诞生在简陋民房里的鲁抗医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