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第03版:

档案资源利用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王军

民俗档案作为当地民俗历史、风土人情的文化积淀,是研究当地文化的宝贵资源。曲阜市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了儒家礼乐传统与鲁地民间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创”激活这些资源,不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助力曲阜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曲阜市是文化圣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主要特色档案资源有:孔府档案共9000卷,记载了政治变革、礼乐、祭祀、管理机构等内容;孔子本人有关档案,如《圣门乐志》《圣门礼志》《陋巷志》《阙里志》《阙里文献考》等;孔子家谱档案等,这些民俗文化特色资源成为了曲阜“两创”实践的基因库与催化剂。如每年的孔子文化节期间演出的仿古祭孔乐舞,都是根据《圣门乐志》及《圣门礼志》等档案资源进行还原,这些乐舞已成为文化节中的经典。孔子过大年这一节庆活动也参考了《孔府档案》以及各类方志,档案资源详细地记载了当地年俗的各种内容,包括过年程序及礼节等。享开城迎宾大典、观矍相圃乡射礼也都是根据相关史料资料才得以复原。

“两创”视域下曲阜档案资源助力民俗文化的优化路径。一是优化档案资源管理意识,藏之于用,用之于民。乡村民俗文化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当下人们日常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本身极具开放性。所以,乡村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管理者应该强化主体意识,积极主动服务社会。从档案管理来看,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这是新时代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二是优化乡村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开发,激活文化资源转化动能。将民俗文化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开发”,以创意设计重构民俗符号,如曲阜市鲁源新村通过打造儒学美德示范街——儒源乡集,大力发展儒家弦丝画和楷雕产业,激活了文化资源价值。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到乡村进行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异质文化日益成为人们热衷的选择,乡村文化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乡村民俗文化的作用因之日益显现。三是优化民俗档案资源开发的合力效应。一种民俗文化事项的打造,离不开多方力量积极作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与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融媒体、学界与个人的关系最为直接。乡村民俗档案资源的开发涉及政府及其部门,也涉及企业、民间组织与个人,需要融媒体的宣传推介,还要有学界、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政府的倡导、引导、主导、指导乃至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可以把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来打造;学界、学者的研究与融媒体的宣传推介可使乡村民俗文化获得一种知名度与广泛的认同;民间组织与个人的收藏,则是一个重要补充,曲阜民俗文化成功案例的打造均是多方形成合力的结果。

总之,在“两创”视域下,档案工作要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优化档案资源管理意识,主动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全方位地构建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创新特色资源开发路径,激活文化资源转化动能,不断夯实民俗文化档案的价值基础,形成合力效应,从而将其应用价值最大化。同时,要不断拓展民俗文化档案在教育、文化精神方面的价值,使文化档案真正成为贯通古今价值、滋养和谐社会的活水源泉。

(作者单位: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本文系2025年济宁市政德教育系统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5-09-1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891.html 1 档案资源利用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