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孙昱璐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便有了雨;春遇见冬,便有了岁月;人遇见人,便有了生命……” 投身教育事业十五载,我始终怀揣着爱,悉心呵护着每朵与我有幸相遇的花儿。
初识・遇见微光的生命
认识小修是在我教书的第九年。那天我中途接手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小修是班上看似普通的一个男孩。皮肤白皙、脸庞圆润的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着暑假见闻。“演讲” 结束,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笑着对他说:“一个能把生活过得如此诗意的人,怎能不令人喜爱?大家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真是我们班的大才子啊!” 小修低下头,嘴角笑意满溢,我知道,此刻他是快乐的。
再见・走入人生的迷境
小修很有个性和思想。上课时,他常迸发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下课后,还会对课文进行独到解读。他的作文思想深邃,字里行间却萦绕着忧郁,还藏着几分不安与厌烦。我赞叹他的文学造诣,也暗暗担忧他的心理状态。
为此,我不止一次地找他谈心。面对我时,他会流露出少有的信任,滔滔不绝地聊思想、心情和家庭琐事,像个 14 岁少年该有的样子。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
初四二模成绩公布那天,嘈杂的办公室里,我看到小修的脸在门口躲闪不定。原来,他对作文得分不满意,想要申诉。我把作文交给批改作文的老师重审,结果却未如他所愿。小修眼圈通红,紧抿着嘴,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几天后,我听说小修不参加期末考试了,要去北京看病。难道与上次的事有关?我心中惴惴不安。
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我在办公室做题,一道阴影遮住了光线。抬头却见小修站在那里,紧抿着唇,脸颊泛着淡淡红晕:“老师,我要走了,来向您道别。我爸在北京工作,联系了北大附院心理科的专家……”我一直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但却强作镇定:“小修,去北京可以,但你一定要答应我,看完病尽快回来,我要看到那个活蹦乱跳的你!”
望着他稚嫩单纯的脸庞,我心中苦涩。从教近十年,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见过太多像小修这样的孩子。很多逃避现实的抑郁症孩子,最终没能走出阴暗的世界。如果有个他信任的人拉一把,情况或许会好些。
办公室里静得吓人,时间仿佛静止了,我等待着……
“但是我真的好累……” 他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我。
“小修,这一年来我对你怎样?” 我知道他敏感细腻且懂感恩,尝试着用这份情感 “绑住”他。他的唇微微颤抖,眼里泛着晶莹:“多亏了老师这一年多的照顾和理解,我特别感谢您!”
我放缓语速,柔了眼神:“其实,我也觉得累,但我们因有牵挂和不舍才要勇敢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吗?老师……能成为你的一个‘不舍’吗?”
下课铃声突然响起,学生们涌了进来。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阳光晃了晃,眼前的人终于挪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轻叹一声,下定决心般地说:“好,我答应您,今年一定回济宁过年!”
我瞬间松了口气,明白这看似随意的回答,是这个男孩最真挚的承诺。
又遇・照亮生命的微光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除夕夜,没有早睡的我等来了那个男孩的承诺。接近零点时,手机铃声响起,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呼吸:“老师,我回来了!”
窗外,零点的钟声准时敲响,不知哪个广场的礼花在空中绽放,满天星空的璀璨仿佛照亮了世间万物的生命,我知道,春天要来了……
勇赴・奔向未知的希望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花,无论曾有怎样的斑点,在爱的灌溉下,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
2021 年夏天,小修考上了高中。
高中三年,小修的生活很充实,偶尔也会遇到瓶颈和心结。虽不能每天见面,但我却用短信继续着我们的对话。
2024 年 6 月的一天,小修来学校看我,兴奋地说自己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
望着眼前已高我一头的男孩,我上前轻轻抱了抱他。那个曾经羞涩,天天找我聊天,无数次想放弃的男孩……做到了。
“谢谢您,老师。您是我生命中的光,是我灰暗少年时代的亮,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灯塔,是您照亮了我,指引了我啊!” 小修的声音哽咽了,我能感受到他的颤抖。
那一刻我知道,小修长大了,我守护的花儿绽放了——
而我,在与他的相处中,也学会了如何为人师、为人母、为人负责。我也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