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
第03版:

兖州区

完善党代表“1+4+4”工作体系架起党群服务“连心桥”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董锐 马长勇)为进一步推动党代表履行职责、发挥党代表作用,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不断探索拓宽党代表常态化履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和渠道,完善“1+4+4”工作体系,架起党群服务“连心桥”,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成效。

建强一处阵地,代表履职尽责“零距离”。按照便于代表开展活动、便于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规范化党代表工作室17处,成为党代表了解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成立红色宣讲、企业服务、志愿服务等70余支党代表服务队伍,逐步形成具有兖州特色的、切合基层实际的党代表工作室模式。党代表在党代表工作室定期接待群众,面对面、“零距离”聆听群众心声,开展政策宣讲、诉求调解、农技培训等各类服务,让群众有话找党代表诉说,有事找党代表商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赖感。

开展四项行动,打好服务群众“组合拳”。一是定期接待党员群众,建立党代表接待日制度,每月5日、15日作为“党代表活动日”,制定《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制度》《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工作流程》等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流程,确保党代表不断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在“岗位实践”中不断完善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能力。二是组织调查走访,围绕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党员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组织党代表定期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走访调研,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与社区的领导班子和居民代表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三是开展学习研讨,通过交流研讨、集中学习的方式,积极协助群众解决困难,对群众提出的诉求等给予意见建议并汇总上报,党代表和党员进行“1+1双联双带”,一名党代表联系带动一个基层单位党组织或一名党员,一名党员联系带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或群众,构建责任明确、扎实有效的“联系链”,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拓宽诉求渠道,增设意见箱和举报箱,拓宽了党代表接待和处理群众问题的渠道,同时开通“码”上反映平台,党员群众无需跑腿,扫描二维码即可“码上反映”,让有事找党代表成为常态。

发挥四个作用,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充分发挥“传党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四个作用,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发挥“传党情”作用,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采取“理论讲+事例讲”的形式,在宣讲中与群众互动起来谈感受、谈变化,以群众语言和鲜活事例提升宣讲感召力。发挥“听民声”作用,开展“六个一”亮身份活动,党代表通过接待一次党员群众、包联一批党员群众、进行一次民情家访、开展一次调查研究、争当一个示范典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延伸党代表服务群众工作触角。发挥“解民忧”作用,常态化开展接待日活动,定期组织党代表为党员群众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医疗卫生等服务,将党代表的作用落实到服务群众、解决民忧的“最后一公里”。发挥“促和谐”作用,针对矛盾突出、亟待解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完善党代表专题调研、诉求调解、政策宣传、服务回访工作机制,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2025-08-10 兖州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733.html 1 完善党代表“1+4+4”工作体系架起党群服务“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