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碧源 通讯员 陈浩男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河道、坑塘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却也暗藏危机。如何让孩子远离“野泳”,兖州区漕河镇给出了有力答案。今年以来,漕河镇以 “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夏天” 为目标,构建 “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协同” 的防护体系,用责任与细心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越是天热,越要盯紧!特别是午后和傍晚,孩子们容易偷偷溜出来玩水。”防溺水巡查队员小李指着岸边崭新的警示牌和救生杆对记者说,“我们还要重点检查救生设备是否完好,万一有紧急情况,这些东西就是‘救命稻草’!”
据悉,漕河镇抽调教育、应急、水利、宣传、建设等部门精干力量32人,组建了镇级防溺水专业巡查队,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的河道、坑塘、长条井等危险水域进行高频次、全覆盖巡查。同时,依托村级河长制平台,各村均组建了由村干部、网格员等组成的安全监督员队伍,负责属地水域的日常巡查。目前,全镇10处河道、12处长条井、68处坑塘已全部设置清晰、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将防溺水与防汛结合,以村居为单位,统一购置配备救生圈、救生衣、长竹竿、长绳等应急救生装备,定点存放、专人管理,组织巡查队员和村干部进行应急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宣传教育是预防溺水的关键一环。“溺水时要屏住呼吸,双手拍打水面呼救……” 在济宁市安全教育基地,漕河镇 50余名学生正现场体验溺水感知及自救演练,跟着教官学习自救手势。漕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张鼓起勇气体验了一下溺水时的危险场景:“吓死我了!以后绝对不去危险水域玩水了!”一旁,和他一起参加实训的50余名同学也神情凝重,这堂沉浸式的“防溺水必修课”效果显著。
“安全是‘1’,其余是‘0’!我们的巡查、宣传、装备是重要的保障,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责任更加关键。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看管的情况,但老人的精力、体力往往有限,监护容易有疏忽。”漕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镇表示。
为破解看护难题,漕河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防溺水主题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压实家长监护责任。此外,全镇统一制作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95条,21个行政村充分利用“大喇叭”、村民微信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高频次播放、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警示提醒,营造了“人人关心防溺、人人参与防溺”的浓厚社会氛围。
“下一步,漕河镇将持续紧盯关键水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不断巩固深化防溺水工作成果,切实筑牢安全屏障。同时,也郑重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们:暑假期间务必提高警惕,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平安健康度过暑假,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漕河镇副镇长刘晓宁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