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锚定“走在前、勇争先”,把城市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立足实际、高点高位做好城市规划,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品牌,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涵,部署了以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为统领的7项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推动全市城市工作迈上新台阶。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创新城市旨在激活发展动能,让城市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宜居城市聚焦改善生活品质,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公共服务优化,让居民感受“家”的温度;美丽城市着力守护生态底色,以清新空气、绿色空间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韧性城市筑牢安全屏障,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风险防控强化,为居民编织安全防护网;文明城市注重文脉传承和文明修养,让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智慧城市以技术赋能治理,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交通拥堵、服务不均等民生难题。这六个方面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人民城市的立体图景,是满足人民对城市生活多元化、高品质期待的必然要求。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推动全市城市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优化城市建设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我们要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能、释放创新主体活力,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吸引力。我们要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大力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加强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安全可靠是韧性城市的突出特征。城市越是向前发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这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系统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动态更新,提高城市整体应急防灾能力。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只有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才能把城市更新建设的成果维护好、巩固好,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期待。我们要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努力建设更具品质、更有温度、更加宜居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不折不扣把城市工作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干出“走在前”的好成绩、干出“勇争先”的强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