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第02版:

经典家训选编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发扬光大了孔子学说,提出“仁政”“仁义”“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等思想,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坚持“仁、礼、义”三项原则,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激励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持正义、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精神支柱。2022年10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被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浩然正气,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025-07-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8430.html 1 经典家训选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