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第04版:

农村幼儿园舞狮课程建设研究之我见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中心幼儿园 马云霞

舞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艺术元素。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农村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基层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将舞狮课程纳入幼儿园教育体系,不仅能够让幼儿从小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使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幼儿园开展舞狮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持。舞狮是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特别是在春节、庙会等传统节日期间,经常能看到舞狮表演。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本土文化资源,邀请民间艺人走进幼儿园,为幼儿传授舞狮知识和技巧,为舞狮课程的开展提供专业指导。此外,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开阔场地也为舞狮课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舞狮表演中色彩鲜艳的狮头、激昂的锣鼓声以及灵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欲,这为舞狮课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文化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舞狮课程中的简单舞狮动作练习、团队合作游戏等内容,既符合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幼儿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的需要。

农村幼儿园舞狮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

构建课程建设目标,开发特色课程内容。文化认知模块方面,向幼儿介绍舞狮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幼儿了解舞狮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展示真实的或制作精美的舞狮道具,如狮头、狮被、鼓、锣等,让幼儿观察和触摸,了解这些道具的名称、用途和特点;结合当地的民俗活动,向幼儿介绍舞狮在传统节日、庆典中的作用和习俗。技能训练模块方面,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设计简单的舞狮基本动作,如碎步、弓步、马步等步伐练习,以及狮头的左右摆动、上下起伏等动作练习。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默契,不断提升幼儿的舞狮表演水平和表现力。艺术创作模块方面,指导幼儿用彩纸、卡纸、皱纹纸等材料制作简易的狮头,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认识锣鼓等乐器,学习简单的锣鼓节奏;引导幼儿创编具有创意的舞狮舞蹈,将舞狮动作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幼儿兴趣热爱。创设与舞狮相关的情境,在教室里布置彩旗、锣鼓等道具,让幼儿穿上自制的舞狮服装进行舞狮表演,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舞狮文化的魅力;将舞狮动作学习融入游戏中,如设计 “舞狮接力赛” 游戏,幼儿分组进行舞狮动作接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经常性邀请家长参与舞狮课程活动,如组织亲子舞狮道具制作活动、亲子舞狮表演等,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积极贡献,让舞狮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幼儿教育中绽放光彩。

2025-07-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7094.html 1 农村幼儿园舞狮课程建设研究之我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