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第04版:

马拉松沿途的青春

冯春辉

四月的风中,我骑单车掠过老城墙根,惊起一地飞鸟,它们的翅膀抖落一路花香,带着我的期待飞向新体育馆。那里是2025济宁马拉松的起点。

两万件桃红色战袍汇成的洪流正在集结,衣摆处“济宁”二字如朱砂点染的印章,左侧运河荡漾着漕运千年的波光,右侧孔孟图腾沉淀着文明最初的纹路。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共同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青春活力之城。

一位来自河北的马拉松爱好者非常激动,他说无锡、北京、上海报了3年都没报上。另一位辽宁选手也说:“第一次来济宁,这儿的人们热情好客。”

发令枪响,那一刻济宁沸腾了。跑鞋叩响古运河青砖的刹那,沉睡的漕运记忆突然苏醒——元代的纤夫号子声、明代的商船橹桨声、清代的贡砖落水声,都化作现代跑者耳机里的动感节拍。

快到终点时,有的选手尽管很累,依旧微笑着向啦啦队招手致意。那些陪跑的“小兔子”,在赛场舞动着青春。那飞扬的麻花辫,那摇动的轮椅,那孩子们的滑板,凝聚此刻,让我触摸到马拉松济宁的脉动。

赛后,我遇见了追风少年小高。这个汶上县的高三学生像棵挺拔的白杨,运动发带浸透汗水,却遮不住眼里的星光。“这次马拉松我又激动又遗憾,首半马在21公里的前17公里,我都以意想不到的成绩跑下来。但是后程脚抽筋之后,就不想跑了。终点的时候,我一直想着往前跑。在冲线之后,我哭了,更多是对自己的失望与不甘,可能又有喜悦,又有遗憾的泪水吧。”他书包里还装着未写完的模拟卷,却已在奔跑中完成了更重要的答案。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匠心独运。济宁马拉松奖牌,以非遗传统工艺细细打磨,取材自蕴含祥瑞之气的桃木,那温润的木质纹理中,仿佛流淌着岁月沉淀的吉兆与安宁,将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凝练于这方寸之间。

奖牌之上,一条蜿蜒灵动的运河,如丝带贯穿其间,它不仅是济宁大地的血脉,更似一条时光长河,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跑步,这看似简单的运动,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人生犹如一场盛大的马拉松,命运的风浪或许让我们摇摆不定,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开脚步,就一定能在这充满未知的旅途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芒。

终点,固然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沿途的风景同样值得珍视。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那些自我超越的时刻,那些在挑战中收获的勇气与成长,才是人生这场马拉松最宝贵的财富。

2025-05-11 冯春辉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3068.html 1 马拉松沿途的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