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第03版:

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少年心灵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杨囡 陈宁宁)兖州区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彩扇、泥塑、面塑、剪纸、拓片、花棍舞……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在孩子们手中完成,浓厚的文韵浸染着校园。

近年来,该区围绕古韵新辉、匠心承非遗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在漆扇社团,孩子们制作出一件件精美作品,切身感受色彩流动的美学。在拓片社团,孩子们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在扎染社团,孩子们体验扎染这项传统技艺,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纸文化”校本课程是区实验小学依据地方特色开创的特色课程,在我市优秀校本课程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花棍舞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编排创新、大胆突破,在艺术表现和传播效果上实现了双提升。

在不久前开展的“敬师礼”活动现场,一张张精美的书法作品,或俊秀圆润,或苍劲有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来自豫州路小学王一丞、朱嘉宁的面塑活灵活现、生动喜人。学校把非遗项目带进了校园,邀请鲁郡面塑非遗传承人手把手传授技艺。该区一位文化研究人员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近距离了解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2025-03-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9755.html 1 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少年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