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争朝夕,砥砺奋进正当时。2月24日,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隆重举行。这是继2月5日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即“新春第一会”之后,我市锚定“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再一次擂响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重大使命的催征战鼓,吹响了新一年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热潮的冲锋号。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抓住了以项目建设扩有效投资的“关键项”,就抓住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赶超争先的“牛鼻子”。此次开工的201个项目,总投资1176亿元,涵盖“十强”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其中产业项目152个、占比达到75.6%,将大力推动济宁“232”优势产业强链壮群,加速推动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2个两千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食品3个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市委书记温金荣指出,扛牢经济大市的责任和担当,重中之重就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调要举全市之力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做实做细每个环节,千方百计招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当前,全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心无旁骛抓产业、上项目,济宁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川流,处处是时不我待、狠抓落实的热火朝天场面: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金鹰莱赛尔纤维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满载集装箱的轮船鸣笛启航、通江达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升腾着浓浓烟火气,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马力全开……孔孟故里澎湃发展动力,黄河岸边脉动发展活力,运河岸边释放发展潜力,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重大使命,我们必须按照市委要求,锚定“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力破万难的决心、攻无不克的信心、战无不胜的雄心,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区域竞争中阔步前行、跨越崛起,加速形成高质量发展春风浩荡之势。要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集聚,全力为项目解难题、疏堵点,以优质服务护航项目建设。要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围绕先进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盯紧我市重点产业集群,持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把控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增强效率意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聚能蓄势。
项目就是责任,项目就是担当。济宁“新春第一会”,为这场以春天为起点的奔跑蓄满了动力,开启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征程。让我们以这次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为契机,迈开“进”的步伐,坚定“绿”的方向,开拓“新”的视野,强化“实”的作风,凝聚“干”的合力,干字当头、奋勇争先,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热潮,在推进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