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市众多符合条件的老年家庭,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与具体情况,接受了相应的家庭适老化改造。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收获了市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适老化改造的不断推进,智能化设备逐步走进老人生活,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部分老年人面对这些智能化适老设施时,显得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操作使用。
“像这个厕所报警设备,当初虽然教给我们使用方法了,但是平时不怎么用。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慌乱之下我们可能就想不起来如何操作了。”采访中,年近八旬的居民李先生无奈地说:“还有家门口张贴的这张二维码,当初网格员也很认真地教给了我们操作流程,当时是学会了在手机上怎么操作。可过不久,就又忘了。”李先生还告诉记者,家里只有老伴会用手机上网,万一老伴哪天出门不在家,一些需要手机上操作的设备他就没办法使用了。
记者了解到,像李先生遇到的这种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适老化改造设施日趋智能化,一些设备需要联网并且通过手机操作才能使用。这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可能并不复杂,点点屏幕就能解决,对不太会玩手机、电脑的老人来说,却像是隔了一座大山。
“如今,适老改造设施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智能设备的操作也要尊重老年人的习惯。我们老年人更习惯看说明书,要么为设备配上说明书,要么设备旁边直接贴上简单的操作流程,尽量减少需要老年人自己上网的操作,如此才能更适老、更智能。”李先生说。
党报热线
值班记者 梁琨 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