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琨
通讯员 孙九和 高德雨
在任城区济阳街道南门社区,80 多岁的牛祥文老人独自生活,做饭时常忘关火。一次,老人做饭时锅被烧干,浓烟滚滚。关键时刻,网格员郑千雪手机收到火灾探测报警器报警信息,迅速赶到老人家中化解危机。这样的危急时刻,已成功预警4次。
一款小小的设备,正悄然成为济宁独居老人生活中的“安全守护神”,为他们的居家生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2024年,济宁市把“为8200户独居老人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超额完成任务,实际安装了9310户。
“‘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这类特殊群体,行动不便、反应迟缓,逃生自救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独居老人,一旦存在卧床吸烟、不规范使用电加热器具等行为,极易引发火灾酿成悲剧。”防火监督科科长安启蒙介绍,这款小小的报警器不仅具备实时远程监测和多方联动报警功能,也能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据介绍,当温度达到68度或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报警器便会立即触发85分贝的本地声光报警,就像发出尖锐的“警报”,并通过双光路、光电式感知技术全天候实时监测烟雾、温度等信号。一旦有异常情况,设备不仅会现场报警提醒屋内人员,还会迅速将预警信息上传至智慧消防综合防控平台。随后,平台会通过语音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通知家属、网格员等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在推进这项民生实事的过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报警器的采购、安装以及后期运营维护工作。同时,联合民政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全面摸排独居老人信息,建立详细的底数台账,优先为行动不便、年纪较大、居住偏远等重点人群的住户安装报警器,计划将在三年内实现全市独居老人全覆盖,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报警器化作“安全卫士”,全天候守护老人们的平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