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邵紫薇)近年来,梁山县老年大学努力融合社会资源,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办学、远程教学、系统联动、多方合作的“五位一体”老年教育新模式,不断打造普及普惠、优质温暖的老年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组织堡垒。健全组织架构,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完善党员信息328人,引导党员在校“亮身份”,把党的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强基固本,积极落实每月1次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班级管理、志愿服务和学员社团中的组织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校园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聚焦凝心铸魂,把思政微课作为课前“必修课”,通过课前10分钟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定期推荐学习资料,每季度邀请一位老党员讲党课,让思政微课“接地气润心田”。
加强办学质量,建立优质队伍。2019年正式启用新校区,目前拥有老年教育专区和共享区3000多平方米,配备专职教师13名、在编教师5名,开设专业23个、班级27个,不断强化教学服务过程。聚焦班长、副班长等骨干队伍建设,设置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善管理、懂教学、勤开拓的专职管理员26名,组建“霞满水泊·心系梁山”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服务128次。以实现老年教育全县大辐射,服务社区、乡村为发展目标,针对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短板,连续3年共开展6期老年大学系统师资培训,培训师资共108人,持续提升师资服务水平。
实施数字助力,开展远程教学。通过与山东省老年远程教育教学点合作,以“示范点引领、数字化教学”的方式建设全县基层示范教学点36个,持续组织开展了系统性的网上学习活动共计32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偏远地区老年教育供需失衡、基层乡镇老年教育师资匮乏的现状。同时凝聚系统力量,发挥系统优势,举行梁山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系统办学推进会6次,统筹向基层老年教学点送教材送资料送理论著作1263本。
开展系统联动,助力体系互长。充分发挥县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大学双体系作用,积极整合培训机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优质资源,推动老年教育系统创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县、乡镇(街道)、社区三级的办学格局,全县新建成29个乡镇(街道)标准化基层老年大学,当前全系统开设长班27个,在册学员672人,经常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90%以上,老年教育办学体系相互联系、协同、支撑的局面不断向好。
探索多元合作,开启共建共享。为进一步丰富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探索打造家门口的新型老年大学,先后与县文化馆、梁山街道、赵堌堆乡等单位及梁山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探索老年教育“康养游学”新模式。为提高梁山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与民丰银行携手共建梁山老年金融反诈志愿者联盟,连续3年成功开展老年金融反诈教育,开展反诈宣传7次,共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与县文化馆成功开展“梁山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让老年学员近距离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