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焦杨
步入新征程,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坚持“儒雅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儒雅文化浸润学生成长”办学理念,构建一整套具有儒雅特色的育人体系,以“四雅同辉”的目标定位,创新实践,让儒雅文化内涵落地生根。
以打造特色为引领
全景化构建高品质“优雅”校园
横向塑造“优雅”校园硬实力,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品位。校园处处呈现儒学经典名句,用张贴儒学经典名句等一系列的文化建设,筑起“行为文化规范人、走廊文化激励人、班级文化约束人、学科文化塑造人”的文化长城,全景化构建高品质“优雅”校园。纵向培育“优雅”校园软实力,促进人文环境内涵发展。“怀德笃行、乐学致远”的校训,“儒雅仁爱、言行有格”的校风,“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教风,“学而不厌、慎思明辨”的学风。
以外培内育为路径
全过程打造高层次“儒雅”教师
坚持“做‘儒雅’教师 ,为学生幸福成长赋能”的教师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推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成立儒雅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依托“三名”工作室,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赋能培训,为打造高层次“儒雅”教师提质增效。近两年来,教师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386项。打造“做‘儒雅 ’教师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课堂观,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致雅·成长”课程体系,创新提出适用于儒雅高效课堂的“1+3+5X”单元教学理念和“三段四主六环”课堂教学模式。
以拓展活动为载体
全过程浸润高素养“文雅”学生
学校把“五育并举”目标具体化、实践化,形成了“培养身心健康、敦品担当、乐学善思、崇尚劳动、优雅生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构建“四六二”育人模式。在儒雅文化的浸润下,学校通过“四个一”坚持立德树人,包括主题班会、年级教育活动、完美教室缔造和经典读书节等。同时,固化“六个一”儒雅文化教育体系。两年来,学校代表济宁市参加多项国家、省级比赛,87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
以家校社为一体
全员育人过程反哺“博雅”家长
为落实儒雅文化全环境育人、全员育人目标,构建了学校儒雅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社区协同“三维一体”的育人模式,通过“儒雅文化讲座家长讲”“家长进课堂”等活动,邀请社区和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形成了家长、社区居民和学生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名校显担当,文化创新局。近两年来,学校成功承办了包括“全国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内的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多部门的视导、调研、研讨活动30余次,吸引近两千位教育同仁莅临指导,并持续开展跟岗研修、交流互鉴等活动。注重儒雅文化的开放实践,学校先后成功接待19批(次)共310余位国外师生,派出18批(次)共230余名师生分赴国外友好学校、合作孔子课堂进行修学访问或任教。精心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