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第08版:

唐马镇

西红柿产业照亮乡村经济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霍学全 李世忠)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鱼台县唐马镇立足本土优势,精准定位,以西红柿产业作为关键着力点,成功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出夺目光彩。

唐马镇久负“西红柿之乡” 盛名,其优越的区位、宜人气候与肥沃土壤,为西红柿生长营造了理想环境。镇政府精准发力,大力兴建高标准西红柿温室大棚。当冬日寒意在大地蔓延,朱庄村、宗庄村的大棚内却绿意盎然、果实累累。

步入种植户姚树军的大棚,整齐排列的植株上挂满色泽诱人的西红柿,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姚树军表示:“我经营 7 个大棚,日采摘量超千斤,批发价每斤两块多,主销徐州、济宁及丰县等地。” 丰县客商孙敏对其品质赞誉有加:“唐马西红柿口感上乘,得益于特殊土质与先进技术,在本地极受欢迎。”

随着产业崛起,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力。姚树军便是典型,他 2020 年返乡投资百万建设7 座大棚。宗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勇介绍:“村里 4位年轻人共建 20 多个新型大棚,棚体高大、空间宽敞、采光保温俱佳。” 设施创新助力反季节种植,大幅提升种植户收益。

西红柿产业蓬勃发展,还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就业契机。宗庄村村民于德侠称:“农闲时在此采摘,环境舒适、工作轻松、离家近,日收入超百元。” 如今,唐马镇已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 240 余座,年产量 12000 余吨,年经济效益超9000 万元,提供临时岗位 600 余个。

为推动产业持续兴旺,唐马镇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研发新品种以增强竞争力。借助省派第一书记资金,建成 90 亩西红柿产业园。这一系列举措为产业腾飞筑牢根基,唐马镇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引领更多乡村在产业振兴之路上奋勇前行,共筑乡村繁荣新景象。

2024-12-20 唐马镇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3032.html 1 西红柿产业照亮乡村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