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曹慧)鱼台县在乡村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工代赈成效斐然。“惠河治理后,生活大不同,公交车直达家门口,出行更便捷,农产品外销更顺畅,咱老百姓切实受益。”鱼台县王鲁镇李集村村民孙莎莎感慨道。
2024 年,鱼台县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该项目覆盖鱼台县境内新万福河、老万福河、惠河南段、西支河南段、复新河、姚楼河等 6 条水系,总长度达 74.5 公里,防洪标准设定为 50 年一遇。其建设内容涵盖河流清淤、消落带修复、护岸补砌、水土保持带构建、堤防提升、泵站升级以及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建设等多方面。
此项目创新采用 “实施主体 + 劳务公司 + 农民” 模式开展以工代赈。通过将项目信息、参建单位详情、劳动用工数据录入劳动用工大数据平台,实现实时精准监管。同时,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由银行代发劳务报酬,借助 “以工代训” 手段提升参建农民工技能水平,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有力促进项目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这一举措摒弃传统救济方式,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据统计,该项目建设带动当地 115名群众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 550 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