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
首页
第03版:

探索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新路径

■杜聪

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济宁市作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资源的开采为国家能源供应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推动地方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然而,煤炭压覆和开采也为我市带来了城市发展受限、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建设被动、农业发展制约等一系列客观现实问题。目前,我市为成熟型资源城市,煤炭资源开采还正处在中期,有较好的条件与基础去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煤炭开采。我市2018年城镇化水平比2017年增加3.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市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扩大城镇规模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煤炭压覆对我市城市发展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制约。从济宁中心城区来看更为突出:一是市辖区面积小,在全省17地市中,我市市辖区面积仅排第14位、市辖区与市域面积占比排第16位,与我市在全省排名靠前的经济实力极不匹配;二是煤炭压覆面积占比大,市辖区压煤面积占比达60%,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应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煤炭开采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和资源开采边界。在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内,地下资源开采应服从地上城市建设,建设用地范围内禁止煤炭开采,保证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的顺利实施。

重视城市空间战略发展规划。为破解煤炭压覆的制约,一是积极寻求空间突破,着力构建济宁都市区,通过组群城市的模式推动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建设发展新城区、改造完善旧城区。通过中心城区的空间重构,实现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新区建设应将整个城市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经营原则,通过新区建设完成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为旧城区(矿区)的土地复垦、棚户区改造、市民的搬迁提供空间和条件。

注重多元发展,力争实现城矿双赢。目前,煤炭产业仍是支撑济宁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缺乏向其他产业门类延伸。我市要研究有关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参与其他产业发展,既解决企业自身未来转型发展问题,又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地方政府发挥政府职能,在压煤搬迁、基础设施等方面,为煤矿企业提供支持和配合,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煤矿企业也应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

依托自身优势,推动新型产业发展。除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外,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对我市经济转型也非常重要。如积极整合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度。另外,城市创意产业方面,随着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很多城市将老城区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发展成创意文化产业,要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发展城市创意产业及工业遗产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总之,我们只有在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成熟期就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才能避免当我市成为资源枯竭城市后面临发展无路的困境和尴尬,实现我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稳步提高。

(作者单位:济宁市城乡规划局任城分局)

2019-10-3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243.html 1 探索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