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12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第17场),解读我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近年来,我市城镇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2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年均提升0.99个百分点,2023年末达到63.0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1.8万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崇德大道、大安机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济宁都市区一体化加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持续深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都市区为主阵地、以县城和小城镇为支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行动方案》,共分总体要求、任务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明确19项主要指标,细化18项重点任务,通过系统推进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城融合发展、全域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四大工程,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行动方案》将未来五年作为城镇化发展集中突破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快更好融入城镇。以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园区提级扩能、繁荣服务消费为工作主线,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完善城镇功能,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高效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人口集聚力、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以都市区发展为引领,按照“核心带动、轴带支撑、全域一体、区域联动”的思路,统筹都市区、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分类引导县城发展,实施潜力县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施城市更新,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居住社区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着力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