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第07版:

济阳街道

“红色物业”架起党群“连心桥”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田芮)近年来,任城区济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网格化治理、精准化服务、多元化参与,打造“幸福济阳 红色物业”品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党建引领,让物业红起来。在区物业服务行业党委指导下,建立“街道联合党工委(物业办)—社区环物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实行“交叉任职”制度,组建街道红色物业党建联盟,改选30个网格党支部,把社区“两委”、物业经理、片警、楼长等纳入支部;小区成立业委会(自管会)33个,推动物业公司党组织负责人和社区(网格)、业委会党组织负责人交叉兼任支部委员。街道党工委每季度召开1次物业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红色物业工作;街道层面成立物业办,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与区住建局联合协作,对物业公司进行调度督导;社区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公安片警、市场监管、安监等力量下沉社区,纳入社区环物委成员。物业公司在所属社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的共同监督下开展服务,物业“三会三公开”工作规范运行,形成业委会自治管理、物业公司专业管理、社区监督协调的多方联动机制。

分类施策,让覆盖广起来。按照“以中心带周边”的思路,探索出“物业小区学水景,业委会监督考核物业公司”“老旧小区学新兴西区,实行‘小区自管’”“独栋楼宇推选楼长,引领居民自治”三种机制,推动新建小区物业公司将周边老旧小区一并纳入服务范围。将多个相邻的老旧小区打包合并,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协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共同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南门社区7个居民小区联合引入一家物业公司,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服务水平。在个别“三无”小区,引导居民成立自管会,自我服务管理,新兴小区自管会成立后,按照“准物业”运行,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

坚持惠民便民,让服务暖起来。依托济宁物业智慧管理平台、任城物业云平台、物业经理接待日听取群众诉求,连续2年开展“敲门行动”,将物业项目经理“接待日”拓展为“走访日”,物业项目经理每月走访居民,推动解决了龙行社区暗渠改造、吉安小区路面整修等问题23件,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推广运行电动车平价充电桩,推动32条街巷经营场所“液化气罐改管道”,让群众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

坚持共建共享,把力量聚起来。将场所、人员、组织、业务、考核下沉到网格,按照“四个统一”标准,实现“红帆驿站”、网格工作室全域覆盖;统筹建设警务室、城管办公室、交警联勤站,联合办公、综合执法;高标准打造32处网格活动场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发挥业委会(自管会)作用,通过搭建“居民说事”“流动的茶桌”“居民会客厅”等居民协商议事平台,有效解决了化粪池清淤、小区封闭、车辆停放、卫生提升等问题5000余件。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三社联动”,建设“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八一服务团”“扈师傅修理队”等社会组织112家,培育“暖心港湾”“公益集市”等品牌化社会服务项目,链接更多资源、整合更多力量、服务更多群众,逐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4-12-11 济阳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1058.html 1 “红色物业”架起党群“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