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第06版:

聚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

■本报通讯员 白杨 尹建伟

近年来,微山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标升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聚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唱响时代主旋律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渔家虎头服饰坊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微山岛镇入选文化生态名镇。

今年,端鼓腔折子戏《刘文龙赶考》入围全国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微山县探路‘非遗+旅游’助力文旅市场蝶变升级”经验做法被山东省文旅厅发文推广,“网织非遗·渔火相传,渔家非遗品牌点亮乡村振兴路”成功入选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依托县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载体,组织文艺工作者持续性地开展“美丽乡村行”“书法进校园”“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主题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文艺活动600余场次。

结合湖区特色文化,充分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等优秀资源,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旱船、踩高跷、走马灯等民俗节目,深入村头巷尾、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用活用好“微山湖上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组织有文艺特长的干部职工和文艺爱好者乘船渡水、走进船家,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歌舞、新民乐等独具运河文化和乡土风情的节目搬到渔船上,进一步丰富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推进公共文化场所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

文化中心全年免费开放,其中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8.6万余册(件),电子图书报刊50万册(件),数字资源80TB,每年新购纸质图书8000余册,征订报刊、杂志180余种。年均图书流通量17.6万册次,年总流通人次18.6万。

利用图书馆的场地优势,组织文艺工作者、优秀教师以及书法美术工作者成立了“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在尼山书院定期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绘画、朗诵等公益课堂。2023年微山县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2024年该馆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并荣获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依托文化馆舞蹈排练厅、非遗展室、戏曲排练厅等功能厅室,组织开展公益古琴培训班、成人舞蹈培训班、声乐培训班、空灵鼓培训班、女性仪态雅学培训班、陶笛培训班、古筝培训班、非遗小课堂等公益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在济宁市新创作群众文艺作品汇演中,推选的音乐舞蹈作品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在2024山东省青年歌手大赛上,推送的两名选手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2024-12-1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1055.html 1 聚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