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志川
走进微山县技工学校2023级机械设备与维修班的教室,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励志的书画作品,书法《天道酬勤》《读书养志》,国画《蜕变》《高山流水》《大鹏展翅》,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墙上贴着每个学生的目标卡,激励他们勤奋拼搏、逐梦未来。
去年秋季开学,朱媛老师开始担任2023级机械设备与维修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我又是从理科转型的语文老师,当时内心真有点忐忑不自信。”她说,“一想到家长送学生入校时的期盼眼神,我暗自为自己的职责定了位:在课堂上我是学生的老师,在生活上我要给学生母爱般的关怀和温暖,努力当好学子成长成才的铺路石。”
朱媛老师把班级命名为“扶摇班”,鼓励学生攀登向上。班主任的寄语是“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很明显”。努力引导学生会学习、乐学习。立足学生青春期的成长特点,为全班学生“量身定做”了三年目标,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与发展。通过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为学子今后走上社会、贡献力量打下良好基础。
为营造一个活力满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朱老师在教室嵌入四个“角”文化元素:图书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疗愈角是学生放松和恢复精力的空间,卫生角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绿化角给教室增添了绿色和生机,成了班级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年多来,她每天早晨6点多到校,陪伴学生上早操、晨读课,细心观察学生的神态和心理状态。午休后和学生共同静心冥想15分钟。晚上陪伴学生晚自习。周五下午统计孩子们回家的安全情况。周日下午去药店给学生备些常用药物。每周选一部电影,组织学生观看,交流观后感。每月统计班里过生日的人数,自掏腰包为学生举办集体生日晚会。
朱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换来了学生的嬗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赞誉。“孩子每周回到家后主动做家务,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变得懂得感恩父母了。”一位学生家长说道。朱媛老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以爱心为笔,以汗水为墨,精心描绘着学子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