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记者 纪闻路 通讯员 杨艺)近年来,邹城市教体局将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家庭、引入课堂,打造了家庭教育工作“邹城模式”。
开辟家长教育课堂,带动养成文明家风。建立300余所家长学校,遴选114名优秀讲师组建家教讲师团,举办家庭教育宣讲会、报告会160余场,参与家长达20万余人次。以6个社区、14所学校、26个村居为试点,开展家风民风社风宣讲活动,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带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培树良好大环境。
开通网络平台,构建新式家校沟通。开通“家庭教育网络公益课”和“空中家教课堂”等家长教育网络课堂,为家长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联合邹城市司法局推出“未来家长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家庭教育公益课”,点击人数突破200万。
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依托孟府孟庙、“状元村”等特色教育阵地,设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常态化开展“浩然之气有我”、“教子有方母亲”家风分享交流会等主题活动,打造匡衡路小学“君子教育”、唐村中学“古诗词格律”、第二中学“春天送你一首诗”等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和“儒润邹城·仁民爱物”美德教育品牌。依托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纪念馆、邹东革命红色教育基地、尼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百年党史进校园”等教育活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筑牢传统文化教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