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第05版: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本报通讯员 李晓晗

在曲阜市王庄镇孟李村,不管有啥大事小情,村民们都会找村委会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周连泉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周老五”。“五叔,老孔家水管占了俺家的地,你给评评理儿!”“老五,俺家承包了老徐的一块地,说好的15年不变,结果不到3年就给涨价了,你得给想想法!”……村民遇到麻烦和纠纷,总会来“周老五调解室”寻求帮助。

孟李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前些年村里发展滞后,村民之间经常因一些琐事产生矛盾。周连泉深知,要构建和谐乡村,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制定了《孟李村村规民约》,这份凝聚了村民智慧的自治规范,成为调解室化解矛盾的重要依据。

“周老五调解室”自成立以来,以“情、理、法”互融互通的调解机制,成为村民们心中的“避风港”。在这里,周连泉总是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不偏不倚地分析问题,用他那既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调解,让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最终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调解过程中,他不仅注重情感沟通、以理服人,更强调依法调解,确保公平公正。调解室还注重归档整理,每一起调解案件都会形成详细的文字及图片材料,形成调解卷宗,为后续调解提供参考,有效提升了调解效率和质量。目前该调解室已调解矛盾60余件。

走进村委会办公楼,一块村规民约展示牌引人注目。“我们的村规民约内容涵盖乡风文明、土地管理、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是村委会管理村内事务的重要依据。将它张贴在门口,既能让村民经常看到,也能提醒我们做好乡村发展工作。”周连泉说,“村规民约要全面推行,碰到硬骨头也要坚决落实、不打折扣。过去,村民办喜事觉得酒桌摆得越多越喜庆,所以都往大了办,婚礼流程繁琐、花费不菲,大家都深受其累。”

简化红白事、破除陈规陋习,是乡村移风易俗的难点。孟李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办事流程、工作制度以及红白事办理标准。通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文明节俭的新风尚,使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理事会购买了音响等服务设施,指派专人上门服务,既避免了相互攀比造成的浪费,又从根本上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自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已为村民节约资金50余万元,减轻了村民负担,深受大家好评。

村规民约的落地落实,促进了基层治理,营造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人心凝聚的氛围。经过进一步修订补充,《孟李村村规民约》涉及的6项内容更加完善实用,也为其他乡村树立了榜样。

如今,孟李村不仅环境整洁,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等陋习逐渐减少,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新风尚蔚然成风。村民更加注重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遇到问题不再盲目攀比、讲排场、比阔气,一股新风正气正在孟李村蓬勃兴起。

2024-11-1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7879.html 1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