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第04版:

古老的济宁面塑,今天如何包装与传达

北方工业大学 赵雪菲

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济宁面塑作为中国传统的面塑艺术代表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古老艺术技艺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创新潜力。

本文介绍了济宁面塑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强调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随后分析了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塑艺术特别是在运输、存放和展示过程中易受损坏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创新包装设计策略,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正当其时。

——主编在线

济宁面塑的历史与艺术特色

济宁面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传承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济宁面塑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济宁作为面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面塑艺术形成和发展与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密切相关。古时济宁面塑已达到鼎盛时期,除了因为运河衙门祭祀外,还有孔府的进贡。

孔府档案记载:清光绪二十年,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进贡的面食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4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

孔府的面塑以其细致、精美著称,运河衙门的面塑以古朴、概括、粗犷、豪放见长,这成就了济宁面塑的内涵与外延,既有东方文化发祥地厚重的蕴藉,又融合了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致与精美。

面塑艺术的技术特色和表现形式。面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经多个时代的演变和发展,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技巧。从古至今,面塑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变化,所承载的意义和应用,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面塑艺术也往往与民俗活动联系在一起,节庆风俗、红白喜事等都曾用面塑作为礼品或贡品。2008年,面塑入选了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面塑的基本材料主要是由面粉、糯米粉等淀粉类物质,通过与水的混合形成面团。不同地区的面塑艺人,可能会根据传统习惯和经验,添加少许食盐、色素等,以调节面团的黏性和颜色。面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地和色彩的表现力,制作过程主要依赖手工捏塑和雕刻技巧。

面塑艺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掌握了丰富的手艺和技术,能够凭借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如竹签、小刀等,将面团捏塑成各种形态生动的人物、动物或物品。塑型技巧不仅考验艺人对形体比例和线条的把握,还需要精准的手法和耐心的雕刻。

在济宁,《水浒传》中的108将就是面塑师特别钟爱的创作题材,还有鲁南风俗系列,如神话、戏剧、动漫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都是研究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面塑艺术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面塑师傅们常常会创作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人物形象,如饰有传统服饰的农民、手持农具的劳动者等,以及一些寓意着丰收和吉祥的各种形式的面塑作品,如五谷丰登、鲤鱼跃龙门,以及民俗、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动物、器具形象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地的生活场景,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都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质。

面塑包装设计面临的挑战

运输过程中的物理损害。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购也是购买商品的主流方式之一。面塑作为一种精细的艺术形式,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运输商品的过程也面临着严重的物理损害风险。

这些损害,不仅影响作品的美观和完整性,还导致艺术品的永久性破坏,对艺术家和收藏家或购买者都是巨大的损失。首先,面塑通常由淀粉类材料制成,如面粉和糯米粉,在经过加工后,这些材料会呈现干燥、坚硬的形态。

尽管表面可能涂有保护层,硬度有所增加,但整体仍然非常脆弱。特别是薄弱部位,比如细节部分或突出部位更易受损。有许多面塑作品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雕刻,这些细节是作品的灵魂,但也是最容易受到损坏的部位。

在运输的颠簸下,如果包装内部留有太多的余量,那显然对于面塑的保护大打折扣。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突发冲击,是最常见的损害原因之一。即使在包装良好的情况下,持续的震动或剧烈的冲击,也足以导致面塑作品细小部件断裂或者整体破损。在运输过程中,面塑作品可能会被其他物体堆叠挤压,这种压力会导致整体形状的变形或者局部的破损。

通过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面塑作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物理损害风险,保证其艺术价值和长久保存的可能性。

环境因素对面塑的影响。面塑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也是较强的,高温可能导致面塑材料软化变形,而低温则可能使其变得脆弱易碎。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面塑表面潮湿或发霉,而干燥的环境可能导致材料龟裂或失去柔韧性。

除此之外,UV光线也会加速面塑材料的老化和褪色,尤其是对于染色面塑作品更为显著。因此,在展览或者存储面塑作品时,需要选择避光性好的环境,或使用UV过滤材料来保护作品。

面塑传统包装设计存在的短板。面塑作为一种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品,其包装设计通常采用简单、经济的民间传统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需求的提升,传统包装设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保护性不足,传统面塑包装往往只是简单地用纸张或布料包裹,或者放置在简易的盒子里。这种包装方式,难以保证面塑作品免受外部冲击或挤压,容易导致作品在运输或存储中被损坏。

其次,视觉效果不佳。面塑作品是艺术家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其包装设计应当能够展现其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然而,传统包装往往缺乏视觉吸引力,无法有效展示作品的精美和独特性,使得包装和面塑作品仿佛两个世界,非常的不搭配,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和购买欲望。

最后,其实就是信息传递不足。包装设计不仅是对产品的保护,还应当承载着品牌、特点等重要信息。传统的面塑包装并没有很好地将非遗面塑的思想和视觉效果传递出来,这对于非遗面塑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济宁面塑包装设计如何创新

材料选择与性能分析。面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包装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涉及保护作品的需求,还需兼顾美观、环保等等因素。在运输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面塑作品不被挤压。

因此,包装材料首要考虑的是其保护性能。合适的包装材料必须有效防止物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例如使用厚实的泡沫材料、定制的纸盒或特制的保护罩等。

现代消费者对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包装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面塑包装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环保性。要选择可回收材料、生物降解材料或经过环保认证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品牌形象。

结构设计与固定技术。因为面塑作品的形状和尺寸各异,所以在包装结构的设计上,应根据个体作品的特点进行定制。一般来说,需要考虑到面塑作品的高度、宽度等等,确保包装完全覆盖并稳固地保护作品,避免在运输或展示中发生移动或损坏。

其次,包装结构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充分的保护,防止面塑作品受到外部冲击或挤压而损坏。因此,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缓冲性能和抗压能力,例如选择一些合适厚度的泡沫材料,或特制的填充物来保护面塑作品。常见的填充物,包括泡沫颗粒、泡沫板、泡沫套或定制的软垫等等。除此之外,定制内衬可以根据面塑作品的形状和尺寸精确裁剪,提供个性化的支撑和保护。

内衬通常使用硬质纸板、泡沫板或塑料片等材料,通过精确的设计与切割,确保作品安全固定在包装内部。不仅如此,良好的包装设计,还可以在展示时轻松取出并放置,提升用户体验和展示效果。

济宁面塑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保护,更是对非遗艺术传承的重要一环。

我们今天对济宁面塑包装设计的分析与探讨,就是要通过优化包装结构和固定技术,有效促进非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对非遗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体现。通过精心设计的包装,不仅可以提升面塑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良好的包装设计不仅保护了面塑作品本身,也为其在市场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都有灿如繁花的技术遗产,怎样让这些遗产活过来,回到我们的身边,是我们在新技术轰击和旧技术存留的摇摆中,需要永恒思索的话题。

图为人物面塑 ■资料图片

2024-11-10 北方工业大学 赵雪菲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7479.html 1 古老的济宁面塑,今天如何包装与传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