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微山县昭阳街道新建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热闹不断,成了村民“办喜事”的公共场所。
“新人办喜事,在饭店招待花费高,在家门口摆宴席影响村里的交通和环境。如今,在大院里搭棚子,省去了场地麻烦,村干部还帮衬着,亲朋好友都能参加,更热闹了。”刚为女儿办完喜事的村民沈运业说道。
为引导村民树立“节俭办事”的文明风尚,新建村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功能,为群众提供“办喜事”的免费场所,并将志愿服务融入其中,由村“两委”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热心群众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场地布置、帮厨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红白理事会结合自身村情,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餐费、礼金等管理制度,制定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服务清单流程,通过统一宴席规格,消除了‘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陋习,也让以往宴席所带来的占道、污染等现象大为改观。”新建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王磊说。
近年来,微山县昭阳街道建强自治队伍,吸引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加入。建立移风易俗志愿宣讲队伍,不断完善细化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党建引领+百姓宣讲”模式,号召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控制婚丧事规模,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扫,自觉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以“凉亭说事”“板凳议事”“群众主事”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写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不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劝导”模式,聚力治理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将端鼓腔剧目《移风易俗树新风》《红白理事会成员话新风》等文艺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
记者 梁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