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第03版:

兖州区

蹚出新型工业化转型路径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王众 李旋)近年来,兖州区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助推兖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兖州区从强化产业支撑入手,夯实改革创新基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1—7月份,造纸、橡胶、化工、装备、食品等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重达92.5%,利润占全区的96.7%,工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配套储能项目已于7月3日正式并网运行,力争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图谱,抓好上下游企业培育,尽快建设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着力以数字经济突破赋能未来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华春新能源上榜国家级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天意机械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入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奖补项目名单,福特尔、金叶、益宝生物等3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DCMM贯标试点企业。1—6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7.08%、占GDP比重为6.01%,为未来产业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兖州区聚焦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全面推动制造方式变革。深入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2024年,实施总投资174亿元的149个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太阳纸业全要素数字化平台等10个项目入选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率达到70%。实施新一轮技改提级行动,推动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业链上云。1—8月份,入库工业技改项目82个;兴达钢帘线年产10万吨项目、福特尔新材料智能智造等29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1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优化“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

兖州区持续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全面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分批分层建立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培育库,形成滚动上升、不断递进、有出有进的梯度培育和动态管理体系。截至今年9月份,该区经典重工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7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77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50家、省级瞪羚企业16家、市级瞪羚企业24家。

2024-10-21 兖州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5272.html 1 蹚出新型工业化转型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