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03版:

任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探析

■王伟伟

县域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既包括县(市),也包括市辖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作为济宁市辖区,任城区近年来围绕“省内一流现代强区”目标,努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制造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县域制造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要应对诸多挑战,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任城区基础优势,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可在其享受省、市研发补助政策基础上,由区级再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要联合企业和高校院所打造协同创新技术支持平台,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同时要鼓励企业应用创新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任城区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首先,要积极推动传统企业开展系统性技术改造,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其次,要大力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和协同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内产业的整体升级;三是要积极打造优质数字服务主体,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引进或培育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水平。

大力培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要积极探索“人才+项目+平台+资本”的新型招才引智模式,着力引进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针对重点产业可开辟专项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要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并重思路,形成“既能引进人才、也能留住人才”的人才集聚制度;要加大企业家队伍培训培养,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企业家培训,并定期评选表彰“杰出企业家”;要大力支持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建设,加大对专业型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要不断完善“任城籍在外人才信息库”,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实体经济,为制造业发展集聚人才。

深入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坚持以“干部助企攀登工程”为切入点,不断增强企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优质经营主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做优;要通过集中培训、组织研讨、深入调研等多种方式提升助企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进而提升助企攀登工作的质量效果;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助企干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使助企干部真正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作为首要任务,助力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积极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产业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区制造业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发展。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政策申报便利度,积极打造并持续优化“一网通办”模式,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要依托“济时办”、助企攀登等渠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要积极推进金融精细化服务,组建高素质的金融辅导队伍全面摸排企业金融需求,并针对企业特点探索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支持,落实优惠措施,实现快速发展。(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党校)

2024-09-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2825.html 1 任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