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2日
第04版:

香港来的父子

周脉明

去年国庆长假,朋友小石邀去南京游玩,下了飞机已到午饭时间,我们进了一家中餐馆,准备吃完饭就去南京静海寺纪念馆。

饭店大厅内坐满了客人,三三两两小声交谈着。听口音,看长相,大都是五湖四海来南京旅游的人。我们点了饭菜,边吃边聊起来。

“爸爸,我不用筷子,我要用勺和叉子。”我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听起来掺杂着港台味。

我扭头一看,是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手中拿着一双筷子。旁边一位40多岁的男子。看相貌是位典型的香港人。

“哦,说说为什么?”

“我……同学们都说……筷子不如刀叉好……”

“知道筷子的来历吗?”

“不知道。”

“想不想听爸爸讲讲筷子的历史?”

“想。”

我和小石对视一眼,静静地等着这位父亲的下文。

“咱们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了。古时候的人是用手抓东西的,咱们中国人发明筷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那位父亲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道,“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一双筷子分开,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两根筷子合在一起,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另外,以筷相赠,寓意吉祥。如:把筷子送给朋友,意思是平等友爱,和睦相处;把筷子送给老师,意思是为人耿直,诲人不倦等等。筷子数量也有寓意……”

听着这位父亲的讲解,我这土生土长的内地人有些自惭形秽。对筷子的知识虽然了解一点,却没有这位香港人了解得透彻与全面。

“爸爸,我错了。”这时候,那位小男孩歉意地说道,“没想到筷子还有这么深的文化内涵。”

“好孩子,咱们都是中国人,筷子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己的传统文化怎么能丢掉呢?”

“谢谢爸爸!以后我一定用好筷子,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男孩郑重地点了点头。

看到这里,我和小石对视一眼,不由得对这位父亲教子的方法暗竖大拇指。

“敢问先生是香港过来的吧?”这时候,小石冲中年人笑着问道,“你教子有方,真的令在下佩服!”

“啊,迷迷糊糊啦……这不国庆节嘛,很多人都去新马泰、欧洲游玩。我就带孩子来南京看看,让孩子多多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传统文化……”那位父亲冲小石笑了笑。

听了那位香港父亲的话,我和小石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吃完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走出了饭馆。那位男子姓李,是香港某大学的一位老师,儿子叫小龙,李先生说他特别崇拜李小龙,就给儿子取了这个名字。他们爷俩要去静海寺纪念馆,原来是同路人,于是我们结伴而行。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也就是《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88号。纪念馆的前身,是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功德所建,后来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馆内展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还通过图文、雕塑和书籍等多种载体,记录了由《南京条约》开启的屈辱的近代史。馆内还供奉着郑和从异域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等物品,以及奇花异木的活株等物品。

李先生一边走,一边给小龙讲解着。当我们走到“百年耻辱,城下之盟”主题展厅时,李先生停住了,指着墙上的巨幅画像对儿子说:“这就是当年英国人和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的情景。也就是从此开始,香港走进了屈辱的历史……”

“爸爸,清王朝为什么把香港给英国啊?不给不行吗?”小龙抬起头问李先生。

“唉,那时候我们国家落后,闭关锁国,打不过人家,所以就被迫把香港给人家了……”李先生叹了口气,郑重其事地说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于1842年8月10日,由英国全权公使亨利·璞鼎查和海军司令巴加率领的万余名侵略军,乘坐70余艘舰船,侵入南京下关一带。道光皇帝委任杭州将军耆英、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前往南京谈判。双方在静海寺里连续谈了三日,又去停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军舰上谈,最后签订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把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座口岸,赔款2100万两白银呀……”说到这里,李先生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小龙给李先生递上一片纸巾:“爸爸,现在好了,香港不是回到祖国怀抱了吗?”

李先生一边拭去眼角的泪水一边说:“嗯,现在真的好了,我们的祖国强大了,香港在1997年回到祖国怀抱,我们全香港人扬眉吐气,我们全中国人扬眉吐气,再也不受英国人的窝囊气了。”

“哗……”这时候周围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把敬佩的目光投给了李先生。

从静海寺纪念馆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和小石坚持要请李先生和小龙吃顿饭,可是被李先生婉言谢绝了。他说还要去其他地方走走,这次出来一趟不容易,他要带着孩子在南京多转转。

夕阳西下,望着李先生和小龙的背影慢慢消失在人群中,我的脑海中幻化出无数个李先生和小龙的身影。■伍振 摄影

2024-09-22 周脉明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2396.html 1 香港来的父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