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当兵的17年,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岁月。
那片黄土高原上的故事,至今仍在我心中回响,仿佛就在昨天。
在那片被黄土高原拥抱的广袤土地上,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我军旅生涯的见证者,更是心灵深处一抹永恒的印记。
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偶然触碰了那些记忆,心中就会涌起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那是对陕北往事的深深怀念。
在陕北过年
陕北的春节,总是那么热闹非凡。整个村庄仿佛被喜庆的氛围点燃,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片歌舞升平。孩子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些陕北特色的秧歌和腰鼓表演。
村村都有秧歌队和腰鼓队,秧歌队的姑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手持彩带,随着锣鼓的节奏翩翩起舞。腰鼓手们用力敲打着腰鼓,发出震天的响声,和着鼓点飞快地跳跃,跳得黄土飞腾,热火朝天,让人心潮澎湃。
那热闹非凡的大秧歌和震撼人心的腰鼓表演,送走了一年的辛劳,迎来了新年的丰收和希望。
在这片土地上,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受了陕北人民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狗子”
在陕北的日子,我结识了许多淳朴善良的乡亲,房东家的年轻姑娘“二狗子”,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陕北,这个名字并不稀奇,它代表了朴实无华的乡土文化。这姑娘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白净的脸上有几颗浅浅的雀斑。她不爱说话,每天只知道干活。她会踩缝纫机,给人家加工衣服,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曾亲眼见过,她一天之内缝纫28条裤子。那娴熟的手艺和惊人的效率,让我这个外行都为之惊叹。她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偶尔抬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和自信的光芒。
她让我看到了陕北女性的坚韧和勤劳,也让我懂得,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言语的多少,而在于行动的力量。
无定河抗洪
陕北的无定河,是一条传奇的河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游击队在这一带打鬼子,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我当兵的那年夏天,亲眼目睹了无定河发大水的情景。
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威胁着两岸的村庄和农田,有不少树木和牲口被洪水冲走。陕北人民没有被吓倒,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军民迅速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抗洪抢险中。
我们部队接到紧急命令,立即奔赴前线。在那段日子里,我们与村民并肩作战,装沙包、筑堤坝,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虽然泡在泥里水里,大家的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抵御着洪水的肆虐。
每当回忆起那些场景,我心中都会涌起感动和自豪。那是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也是对团结协作精神的颂扬。
虽然我已经转业多年,但陕北的点点滴滴,却烙印在我的心中。陕西是我的第二故乡,难忘那养育我们的小米洋芋,难忘那黄土高坡上优美的信天游。
那些关于过年、关于“二狗子”、关于抗洪抢险的往事,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每一次重温,都能感受那份来自黄土高原的深情与厚重。
陕北,这片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土地,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更赋予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上这份珍贵的记忆前行,陕北精神在我心中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