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杨学义)近年来,金乡县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主阵地作用,推行“课堂+基地”实训模式,深挖优质教学资源,将全县分布零散的教学基地“串点成线”,形成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体系,实现“素材变教材”“现场变课堂”,切实解决教学基地同质化打造、针对性不强、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突出资源整合,规划教学路线。结合本地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教学资源富集优势,高标准打造羊山英雄精神主题教育区、英雄故里王杰村、中国大蒜第一村崔口村、国际蒜都中心等24处县级现场教学基地。按照相邻20分钟车程排布点位,规划设计“初心之旅”“振兴之路”“崛起之途”“绿色之行”4条精品主题教学路线。各镇街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确定5到10个镇级现场教学点。构建起县级抓总、片区联动、基层盘活的现场教学教育“4+24+N”矩阵,实现全域教学资源“点线面”系统布局。坚持“一盘棋”理念,县级层面统一协调安排、统筹调度,根据不同需求,为镇街提供半天至三天教学路线“套餐”,镇街根据班次需求和时间安排“点单”,县级接到申请后统一“派单”,各基地和教学点接单后做好准备,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同质化问题。
突出教学实效,丰富课程设置。每个现场教学基地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讲解员,将在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吸纳为主讲人,“现身说法”为学员现场授课。组建由基层党组织书记、榜样典型、老党员、重要事件亲历者等组成的讲师团,定期到基地开展教学。按照理论阐述、现场讲授、互动交流“三步走”设计课程,重点开发“访谈式”“情景式”教学课程,推广以教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增强学员的参与感,推动现场教学从传统单一的“参观模式”,向集“车载教学、情景模拟、现场观摩、田园研讨、访谈交流、红色研学”为一体的融合创新模式转变,确保学员有点位可看、有课程可听、有困惑可解。在每个现场教学基地设计2至4个教学流程,详细制定教学内容、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提升了现场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
突出形式创新,规范日常管理。探索建设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线上VR展馆,利用全景VR技术,将教学基地逐步“搬”到线上,广大党员随时随地扫码“游学”,通过电子导学、语音讲解、虚拟参观的形式,身临其境参加现场教学。以优质现场教学内容为主体,摄制系列视频微党课,上传自主开发的“码上党校”平台,开设线上“云端课堂”,打破现场教学时间、场地、地域限制,建设方便易学、实用高效的线上党员教育阵地。实行现场教学基地“星级化”管理,将课程丰富程度、学员问卷反馈、开展教学频次等,作为基地评星定级的重要依据,将开展现场教学情况作为评价乡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评审达标的给予资金扶持,对评审不达标的限期整改,激励与约束并重,确保基地全方位有效管理,切实提升现场教学基地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