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凤森、萧枫历时5年共同创作的纪实文学《英雄王杰》,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清新质朴而富含张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英雄战士——王杰的形象,同时描绘出上世纪鲁苏交界华北平原的乡村、学校和基层部队30多年的风貌,奏响一曲蓬勃向上的青春之歌。
王杰,是上世纪60年代与雷锋、黄继光并提的英雄人物,是从鲁西南金乡县一个乡村走出的优秀青年代表。他于1961年参军,于1965年为保护民兵兄弟,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青春年华,集中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热血誓言。
59年来,王杰“生如雷锋之光辉,死如黄继光之壮烈”的精神魅力和高尚品格,深深影响了几代人。《英雄王杰》应势而生,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平视”角度的采用
作者并没有以“仰视”的角度来写,而是采用“平视”,以伙伴、同学、战友的身份,来见证王杰的成长。比如,刚当上副班长时,他为争第一、受表扬,提前打背包做准备。后来又因说话太直、太难听,引起个别战士的不满而被告。当然,这些缺点错误在部队领导的帮助下完全改正过来,并使他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不久,王杰又给自己定出“三不伸手”“两不怕”的做人准则,直至走完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读着这些质朴生动的故事,能清楚地看到,王杰如何由一块“铁”,经过冶炼、锻打、淬火,去除渣滓灰尘,最后变成一块闪亮的纯钢。
细节描写的运用
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英雄王杰》有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思想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王老汉领着另外两个儿子和乡亲们一块扫硝淋盐,整天是烟熏火燎,尝尝今年熬出的盐巴,还是咸中带苦,苦中带涩,真不是个正经滋味!”这里写动作,写场景,写味道,用双关语“真不是个正经滋味”,表现王杰的爷爷王俊亭对贫困现状的不满和对造成这种现状的恶势力的愤恨,对刻画王杰形象有烘衬作用。
“耩子摇晃起来像筛箩一样,王杰浑身的骨头都在跟着一块晃。”写王杰驾耩子种高粱的生动情景,用两个“晃”字和“浑身的骨头”,写出驾耩子这活的劳累与技术要求,表现王杰对战友的关爱之情。驾耩子的活,领导本来指派给了孙西朵,王杰看着不忍心,就提前抢了耩子自己驾。
李文禄趁机问道:“‘五好战士’,累不累?”王杰回答:“不累!活动活动关节,松松筋骨,真是舒服”。通过战友间的幽默对话,表现了王杰吃苦在前、关爱战友、风趣幽默的一面,以及战友间的团结友爱。
“赵英玲蓦然起身奔向自己的小屋,一头趴到床上,使劲咬着牙,痛苦的眼泪奔涌而出。”写赵英玲听到王杰牺牲消息时的极度痛苦与悲伤,又写她怕有心脏病的婆婆抗不住痛失爱子的打击,故意压抑自己,只能默默无声地流泪的懂事与善良。
叙事节奏的把握
文学作品都有内在的叙事节奏,《英雄王杰》张弛有度、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形成翕张自如的内在律动,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王杰所处的时代是火热的奋进时代,人们有使不完的劲儿,歌声笑声不断,过着快节奏的生活。王杰和战友的军事训练、施工劳动,尤其是长途拉练,更是紧张。这些,都极考验作者对行文节奏的把控能力。本书作者却能利用铺陈历史故事、描写自然环境、摘录日记、静心谈话、反省反思,以及轻快悠扬的笛声来舒缓节奏,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书中有一处情节结构的调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杰意外牺牲,故事达到最高潮。这时,作者没有接着写部队战友的震惊、悲痛,以及对王杰后事的处理,却宕开一笔,写此后10多天,部队领导去到内蒙古王杰父母处抚恤,之后再回头补叙部队。
为什么做这种情节先后的调整呢?是为了照顾情感节奏的和谐。如果按故事的时间顺序来写,则是:王杰牺牲—战友的悲哀痛哭—全连为王杰开追悼会—王杰家人得知消息后的痛哭。如果这样写下来,读者的情结会受不了。再说,描写过几个悲痛的场景,再写王杰家人特别是未婚妻的悲痛,就有点过气,艺术效果如下行的抛物线,将大打折扣。
从情理上讲,王杰是父母家人的望眼欲穿,是未婚妻的朝思暮想,他牺牲了,肯定家人最痛苦。所以作者故意调整情节顺序,先写王杰家人,再写部队,并且铺陈部队领导在路上的沉重心情,以及刚到王杰父母处表达时的闪闪烁烁、冗长拖沓,意在拉缓情感节奏,给读者留有震惊后的平复时间,且为即将到来的情感风暴蓄势。
王杰形象特有的
崇高美和悲壮美的体现
王杰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有坚定崇高的信仰并为之勇于牺牲,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国家利益、民族感情,他的形象自然笼罩着崇高之美,令世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此外,王杰这一人物形象,又具有深沉的悲壮美。他短暂而美丽的生命和高洁无私的德操,可用杨经元校长的题词来概括:剑胆琴心。气概胆魄如寒剑,爱心才情似雅琴。王杰的形象,于崇高美之外,又在一定程度上散发着悲壮之美。
悲在——青春正盛忽陨落,父母白发送黑发,连理未接思无凭。
壮在——大爱之心昭日月,德洁勇毅贯长虹,精魂不死神以灵。
“什么是英雄?英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战争时代,信仰坚定、英勇无畏、流血牺牲是英雄,而和平年代,每一位爱国敬业、品质高尚、默默奉献的人也是英雄。王杰,从未走远;王杰精神,依然照耀着我们前行。”这正是《英雄王杰》一书给予我们的深深启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有了英雄却不能把英雄精神弘扬下去则是悲哀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并且在不断地孕育新的英雄。
王杰,是历史的折光,是时代的缩影。作为英雄精神载体的《英雄王杰》一书,定会流传下去,永驻世人案头。
《英雄王杰》 周凤森 萧枫 著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