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第04版:

关爱弱势群体 共筑民心工程

■本报通讯员 刘天琪

近年来,邹城市关工委突出弱势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从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坚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尽心尽力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市制定出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细则》,建立了市直单位结对联系镇街制度。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村、居)创建内容,建立健全了动态管理、关爱服务、兜底救助、督查考核机制。全市关爱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共建成16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460个留守儿童活动室,累计建成“希望小屋”92间,帮扶困境青少年94名,并配备关爱联络员进行专人管理。开展“牵手关爱行动”,与15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全部签订委托监护责任书。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亲子阅读、“红色故事会”宣讲、红色经典诵读等宣讲活动120余场,开展送爱心、送法治、送安全、送服务等未成年人关爱帮扶活动160余场,受益少年儿童1.2万人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全力打造孤困儿童救助品牌。打造邹城市“幼吾幼”孤困儿童志愿服务品牌,建设3000平方米的孤困儿童关爱教育中心,招募帮扶志愿者,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节日陪同、重要节点守护等活动,从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持续深化镇街孤困儿童志愿服务工作,在16个镇街组建邹城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分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目前,全市共链接爱心人士1588人,招募志愿者506人,成功对接178名孤困儿童。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先后举办“扬帆起航 感恩有你”成长营、“情暖童心 共筑未来”等活动25次,参与青少年1600余人次。

持续抓好困难学生资助。联合教体、团委、妇联、民政、工商联等八个部门,连续第16年开展资助困难大学新生工作。召开关爱资助困难大学新生部门联席会议和调度会议,集聚社会爱心力量,多方筹集资金,资助困难大学新生。2024年度共募集资金133.1万元,帮助困难大学新生357名。2009年以来,累计共资助4800余人,发放救助金1548.7余万元。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关心下一代捐资助学活动,先后开展“暖冬行动”、TA22爱心公益等爱心活动20余次,总金额达140余万元,受惠青少年4000余人次。

不断加强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围绕“锻造思想信念的熔炉,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地,弘扬‘五老’精神的舞台,滋养合力育人的沃土”目标要求,立足邹城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挖掘历史资源,积极推进全市基地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善《邹城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标准,制定了申报程序,严格检查验收,对建成合格的给予命名、授牌。

2024-09-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1749.html 1 关爱弱势群体 共筑民心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