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第06版:

金乡县胡集中学

扎根农村“常青树” 乡村教育“筑基石”

本报通讯员 王超 张涛 孙艳龙

金乡县胡集中学始创于1958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环境优美宜人,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占地面积约78338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余人,教职工108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及以上优质课执教者30余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8人,为学生学习、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全环境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始终把“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育人理念,开辟了一条农村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智启未来

数字赋能精准化教学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金乡县胡集中学积极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力求在新课改大潮中占得先机。学校实施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把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教学成绩斐然,县域内稳居前列。该模式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结合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分析,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效果进行数据化呈现,从而实现精准化教学。

其中,“三步”指课前、课中和课后。在课前阶段,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形成学生的学习数据“图谱”,为精准化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在课中阶段,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深化;在课后阶段,教师主要进行课堂检测和个性化辅导,通过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环节”包括学情分析:在课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预习分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制定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预习任务,达到预习目标。情境创设:在课中,教师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实验等方式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建构和内化。答疑释惑: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检测与个性化辅导:在课后,教师设计检测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弥补不足。

搭建平台

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金乡县胡集中学积极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研训基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研训资源和机会。学校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为班主任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专业阅读、读书分享、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水平,并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班主任专业发展。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在职进修、攻读本科硕士学位等,提升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交流、教学技能展示等,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公开课、教学展示、教学竞赛等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实验成果,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应用方法。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建立网络教研平台,方便教师在线交流、分享资源和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对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学校通过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利用“山东省第二批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平台,与济宁市第四中学、曲阜明德学校结成联谊学校,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在展示中锻炼、在切磋中提高、在交流中进步。鼓励教师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团队合作、共同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全面发展

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金乡县胡集中学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目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根据评价目标,将评价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和维度,如思想品德中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学业水平中的知识掌握、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中的体育锻炼、心理素质等。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学校鼓励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形成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非学业因素。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包括学习表现、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家长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为完善评价机制,学校建立了公示与申诉制度,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公示,允许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及家长提出申诉,学校及时妥善处理,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金乡县胡集中学学生管理坚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以养成教育为重点,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抓早、抓细、抓实、抓薄弱、抓反复”,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效性、成效性,力争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班级管理建设,充分发挥本校班主任在学校养成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班级管理先进经验,切实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的水平,使班主任教师更加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达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目的,帮助学校德育以及班级管理工作更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规范管理

强化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学校矢志不移的教育教学追求。多年来,金乡县胡集中学秉承“向常规管理要效益”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把常规管理摆在重要日程,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每学年初,学校都要印发《济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利用教研时间集体学习,大会说、小会讲,让每一位教师时刻绷紧常规这根弦,念熟常规这本经。同时健全完善《金乡县胡集中学教学基本规范制度》,明确规章制度,规范思想行为,真正做到言行有章可循,举动有据可依。

学校在从严从实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行业务检查、集体备课、考勤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本管理制度,依托制度精准发力,为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济宁市百强先进示范校”“济宁市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济宁市满意度先进单位”“金乡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金乡县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山东省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谱华章。金乡县胡集中学将继续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育人理念,团结奋进,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在激荡的新课改大潮中谱写崭新的华章,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09-10 金乡县胡集中学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1166.html 1 扎根农村“常青树” 乡村教育“筑基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