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传伏 本报通讯员 李冬梅 邱霞
嘉祥,曾子故里,嘉美祥瑞之地,美名一方的礼孝之城。萌山扬仁者风范,洙水涌智者慧思,山水之间,俊杰辈出,灿若星辰,嘉祥县实验小学就座落在这片土地上。
嘉祥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65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发展为“一校十二区十四园”的教育集团。近年来,学校以隐性课程熏陶感染、学科课程奠定基础、特色课程培养个性,构建起多元化、品质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以遵循天性、弘扬个性为核心,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合,开设了三十余门特色课程,多维度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精彩纷呈 五大校本课程群打造多元平台
走进实验小学呈祥校区“甲骨文长廊”,仿佛进入了甲骨文知识宝库。“发现甲骨文”“探究甲骨文”“甲骨文的发展历程”“甲骨文四大家”……一个个板块,详细介绍甲骨文的“前世今生”,让人大开眼界。在学校甲骨文工作室,甲骨文书法作品、甲骨文绘画、甲骨文篆刻、甲骨文手抄报、甲骨文饰品等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学校深入挖掘甲骨文化教育的独特价值,广泛开展“行学研”实践活动,带学生到山东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开设“甲骨文创意绘画社团”“甲骨文创意剪纸社团”“甲骨文篆刻社团”,让甲骨文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生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篆刻类竞赛、展览累计获奖500余人,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余次,被评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
甲骨文课程是嘉祥实验小学特色课程之一。学校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看见每个孩子的不同”教育理念,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打破年级边界,精心打造了“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实践与创新”5大校本课程群,为学生搭建了发展个性、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
“经过探讨与尝试,我校在课程设置上,打造以语文课为主渠道,以书法课、美术课、劳动与技术课、甲骨文社团活动为辅助的“一主多翼”甲骨文教学模式,推出一堂堂‘融合课程’。”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王树平说。
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开庭!”法槌落下,庭审开始,这是嘉祥实验小学模拟法庭体验馆的一节特色课程。庭审中,从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到被告人最后陈诉以及法庭审判,都严格按照法院的庭审流程进行。小“演员”们表情严肃、言语严谨,为在场观摩的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教育意义的庭审。学校把特色课程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努力将学生从“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培养成“崇尚和践行法治的人”。
同样,在学校戏剧社团,孩子们正在编排传统戏剧剧目。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他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念唱做打样样精通。学校将戏曲文化渗透到了美术课堂当中,让学生们画脸谱、做脸谱团扇、戏曲类剪纸,接触戏曲文化中的美育文化;将戏曲引入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专家的示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戏曲文化。
以戏曲课程为代表的“五育融合”课程设置已然开花结果。在今年学校举办的校园艺术节暨庆六一活动上,甲骨文、扎染、民乐、剪纸、机器人、戏曲、蓝晒等多种校本课程展示和课桌操、篮球操、功夫扇、舞龙、腰鼓等大型社团成果的展演,赢得了在场师生和家长们的阵阵喝彩。嘉祥县实验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创新做法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去年,济宁市小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学校召开,来自全市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齐聚这里。参会人员在嘉和校区共同观看了学生素养展示,精彩纷呈的节目融入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创新文化,孩子们用优美舞蹈、嘹亮的声音展现嘉祥县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给在场人员呈现震撼的视觉、听觉盛宴。
学校全面贯彻“五育融合”理念,课程秉承“为了师生的共同成长”的理念,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合适的课程”的课程文化为引领,深化发展以“丰富、开放、系统”为特征的课程体系,注重一体化重整和创新。特色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辟出另一条蹊径。多样化的课程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精雕细刻 创新教研激发教育活力
以史育人,启迪未来。2024年7月,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史教育馆开馆。校史教育馆内展陈丰富,用一件件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现了一代代实小人追求梦想、奋斗不息的身影。学校把校史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定期组织学生们参观学习,让沉睡的历史参与到当下鲜活的教育教学中。校史教育馆也成为师生成长的重要精神资源、鲜活生动的育人基地。
创新教研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嘉祥实验小学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不断调整教研内容和重点,转变教研方式,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学校转化落地。学校在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进行补充、拓展和整合,并创新将校本特色融入其中,开发了武术、功夫扇、啦啦操、心理健康等形式多样的课程。
在课程实施策略上,学校积极探索从项目化引领、任务群驱动、活动化实践等方式进行“五育融合”的重要实践,形成常态化的课程实施模式。以学科知识技能为载体,融合学生生活经验,整合融通教学内容,挖掘“五育融合”教学点,实现德智体美劳元素与学科价值的深度融合与和谐共生。在学科教学上探索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实践,分析统整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主题、设定单元目标,挖掘五育元素,使其与核心素养对接。另外,学校不断提升教研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开展特色课程建设培训活动,引导教师紧扣新课标理念和育人目标,继续完善特色课程建设,树立成果意识,形成校本特色课程的资源库,让课程撬动各校区品牌的建立。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嘉祥实小的课程建设越来越丰富,有力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优秀科普社团、山东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三百多项荣誉称号。在“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全国交流活动暨“争当小实验家”科学嘉年华全国总决赛比赛、全国小学生书法大赛、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等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3千余名学生获奖,结出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教育是立国之本,课程是育人之基。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贾万金表示,下一步,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持续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研发更多着眼学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课程,以课程为核心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高质量课程建设工作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夯实基础教育基点。